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五代时期的冯道,身居高位,历仕四朝十君。明后期的李贽倍加称赞,称其为“吏隐”,能将百姓之存亡置于君主和自身的荣辱之上,在保身的同时又使百姓免遭涂炭之苦。但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则认为李贽奖掖冯道是故为“奇诡”之言,危害世风,无异于洪水猛兽。他们在冯道评价上的对立主要是由于(     
A.时代环境的变化B.学术水平的不同C.阶级立场的对立D.占有史料的差异
2024-01-31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明末清初,西方近代技术及天文学、数学、地图学知识不断传入中国,并为部分士大夫所接受,实用之学勃兴。这一时期士大夫接受西学的主要原因是
A.对理学空疏之风的不满B.进步思想成为主流思潮
C.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D.反清复明势力不断壮大
2021-02-05更新 | 53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李贽主张“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并公开招收女弟子。李贽这样
A.改变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B.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思想
C.挣脱了当时思想束缚和偏见D.体现了其向世俗观念挑战
4 . 中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上述言论出自(     )
A.《藏书》B.《明夷待访录》C.《日知录》D.《船山遗书》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朝后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C.天下为主,君为客D.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6 . “其(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他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于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黄宗羲的思想
A.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
B.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
C.体现新兴资产阶级愿望
D.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
(2)三段材料反应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的主张有什么本质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2019-11-06更新 | 6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2-2013学年云南省楚雄州东兴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
19-20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8 . 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否定君主专制B.提倡经世致用
C.宣传三纲五常D.否定儒家理想
2020-04-18更新 | 4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声称:“佛者天主所生之人,天主视之,与蚁正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朝后期天主教传播的特色是
A.借助了中国的传统文化B.贬低佛教的地位和影响
C.以儒家思想形式为载体D.借助了西方先进的科技
10 . 著名哲学家稽文甫先生认为“(王)阳明实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路德”,是因为
①他们都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               ②他们都主张“良知”和“知行合一”
③他们都使正统思想出现世俗化的倾向 ④他们都将人从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