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6 道试题
1 . 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以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A.人文主义B.仁爱精神C.尊重人性D.个人主义
2024-01-26更新 | 4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公安县三中高二11月考历史试卷
2 . 明清之际,顾炎武指出,“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并非自古如此,古时“万岁”是“庆幸之通称”,“万岁”可以是民众、吏士对主人、大臣的称颂,不是只有“天子”才能享用。顾炎武的思想(       
A.缘于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B.表明了经世致用的治学态度
C.批判了君主至尊至贵地位D.体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3 . 历史上每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机遇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之时,中华文化大致完成了内敛式的演进,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思想,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投入世界文明舞台,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从而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小论》

材料二   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超过其他所有的开国皇帝。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另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除了官办学校之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当时学术空气相当自由,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偶然的,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宋代是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据《重新认识宋代历史》《宋朝历史》整理

材料三   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他们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却只是前人的影子。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而且也失去了感受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
(3)你是否赞成材料三中对宋代以后的中国人的评价?请以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成就为例,论证你的观点。
4 . 中国古代的史书大都以儒家的道德至上主义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明朝后期思想家李贽曾表明,他反对以孔子的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并公开提出要重新评价历史人物,要“颠倒千万世之是非”。李贽的这些主张(     
A.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B.颠覆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加速了政治制度变迁D.冲击了传统的社会观念
2024-01-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1-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还提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据此可知,明清进步思想家(     
A.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B.认为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C.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D.试图宣扬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2024-01-11更新 | 67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明清之际部分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这些思想(     
思想家思想
李贽为无私之说者,皆画饼之谈,观场之见,但令隔壁好听。不管脚跟虚实,无益于事,只乱聪(听)耳,不足采也
顾炎武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
A.揭开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序幕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
C.顺应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D.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8 . “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种“异质因素”是指(       
A.自然经济开始趋于瓦解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挑战正统,抨击君主专制的主张D.发明本心,心学的成熟
2024-01-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认为,全国受命于君,身以心为本,国以君为主,所以君人者国之元,发言动作万物之枢机。就君民关系,董仲舒说:传曰: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故君唱而民和,君动而民随;就君臣关系,董仲舒说,臣是受命于君的,所以,君臣之礼,若心之与体,心不可以不坚,体不可以不顺,臣不可以不忠。董仲舒认为,统治者是天命神授的,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摘编自丁银高《论董仲舒的王权思想》

材料二   黄宗羲对以君为主的君主专制制度有所不满,明确肯定了天下为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某一君王的天下,所谓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他对君主专制下的也进行了批判,认为的产生是要与君共治天下的。他把治天下比喻为曳大木,臣与君是共曳木之人也`同时强调了人治的有效规范、引导与约束惩罚。

——据鲁敏《黄宗羲反君主专制思想解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和黄宗羲的君权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君权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4-01-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三新”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10 . 王阳明致良知之学试图改变天理外在于人心的状况,将“正人心”作为重整生活秩序、重建社会秩序的入手处与着力点。阳明心学围绕如何将天理安插于人心,唤起人们内在的道德自觉这一主旨展开的。致良知之学,是挽救世道人心、重建生活秩序的良方。这反映了“致良知”学说(     
A.实现了理学求理途径的转型B.改变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C.引领了中国应试教育的方向D.推动了理学价值追求的转变
2024-01-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