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建元元年,汉武帝广招天下贤士,垂询治国之良策,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董仲舒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编自陈翠芳《试论董仲舒思想对儒学的双重意义》

材料三  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斥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

——王家范、张耕华《大学中国史》

材料四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儒家学者重新解释儒学经典的意图,并指出“理”的获取途径。
(4)根据材料四,概括该作者的思想主张。
2022-10-10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歌颂了农民的反抗精神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3 . 明清两朝中国人口增长了四倍多,但科举取士的数额并未相应增加。士人们逐渐抛却“君子谋道不谋食”的观念,同时兼营商业;而商人中也有许多学习儒术。这些现象
A.表明八股取士引起士人的不满B.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说明士商融合社会价值观倒退D.冲击传统观念促进思想解放
4 . 明朝后期的思想家李贽反对“人欲”与“天理”对立,提出“自然之性乃是自然真道学”,并要求“各遂千万人之欲”。此主张(     
A.体现了对个性自由的追求B.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思想
C.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要求D.激发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2023-09-21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借表扬三代治世的清明政治,呼吁提倡普通士人的参政、议政,提出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等口号。这表明黄宗羲(     
A.倡导个性解放B.提出“工商皆本”C.呼吁反清复明D.抨击君主专制
6 . 乾嘉考据学大师戴震认为“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的这一观点(     
A.批判理学是维护封建秩序的工具B.夸大了封建伦理纲常的现实作用
C.全面否定了程朱理学的道德观念D.体现了古代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
2022高二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7 . 如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政治:出现宦官专权现象
对外:戚继光抗击倭寇
思想:王阳明提出“致良知”
A.宋B.元C.明D.清
8 . 王阳明认为,“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表明,王阳明的心学(   
A.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B.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C.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9 . 有学者在明清之际提出“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的主张。这些主张(     
A.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萌芽B.冲破了“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C.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严厉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10 . 明清之际的张岱是私人修史的著名学者,在其《越中三不朽图赞》中选取人物最多的是关于理学、忠烈、忠杰、忠谏、孝烈、生孝等12目,以便“见道学诸公则自知有愧衾影,见忠节诸公则自惭有亏忠孝,见清介诸公则自恨纠缠名利,见文学诸公则自悔枉读诗书”。据此可知,张岱(     
A.主张重新建立儒家的伦理规范B.提倡修史须有近代的思维方式
C.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D.注重修史内容以实现经世致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