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2016-11-27更新 | 2676次组卷 | 68卷引用:河北省景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顾炎武认为清谈孔孟与魏晋清谈老庄同样误事,他在《日知录》分条缕列他对历史与世事的意见,包括典章制度、史事本末、尤其注意于具体的事务,例如赋税、盐铁、漕运等,他将“华夷之防”看得比“君臣之伦”重要。材料反映顾炎武(     
A.蔑视孔孟权威B.反对君主专制C.否定传统伦理D.提倡经世致用
2023-06-05更新 | 32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2020-01-01更新 | 1229次组卷 | 8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据此可知,两者都(     
A.提倡“知行合一”B.主张以史为鉴
C.推崇“格物致知”D.强调社会责任
5 . 顾炎武在其著作《日知录》中分条缕列他对历史与世事的意见,包括典章制度、史事本末,尤其注意于具体的事务,例如:赋税、盐铁、漕运、军事、史事等。其意重在
A.批评心学清谈B.继承传统文化C.推动社会转型D.强调经世致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1593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创新班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8 .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士农工商四民异业而同道”;学者焦竑批评世人“自世猥以仁义、功利歧为二途,不知即功利而条理之乃义也”;思想家李贽则提出人之有私、为私乃是“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臆说也”。这些观点(     
A.表明了国民道德水准的低下B.瓦解了理学对社会的束缚
C.冲击了儒家的正统义利观念D.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9 . 以李贽、戴震、颜元、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倡导重欲、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全新的均衡幸福观。这种思想的出现(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C.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D.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10 . 陆九渊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
2021-03-15更新 | 741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