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晚清徐继畲认识到欧洲的扩张打破了世界各地原来隔离状态,这是一个人们无法控制的必然趋势。他用“天地之气”的生息演化解释道:“天地之气,忽而旁推交通,混为一体,倘亦运会使然耶?然天下从此多事矣。”这表明他(     )
A.尚未脱离传统观念的影响B.赞同西方流行的“进化论”
C.主张摒弃传统的华夷观念D.抨击中国传统的对外政策
2 . 1861年英国商船从温州运载食盐至上海,1862年英国“珍珠号”商船又从泉州运载食盐到福州。对此清政府令温州、泉州等地“无论华洋商人贩运,均将船货扣留,一并入官”,同时照会英国驻华公使要求查办相关人员和船只。清政府的举措(     
A.源于英国违背了已有条约体系B.意在扼杀太平天国运动
C.符合开办民用企业的利益需求D.扭转了贸易逆差的现状
2024-04-10更新 | 326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后,魏源分析了英国“兵贾相资,遂雄岛夷”的发展过程,主张在禁止鸦片贸易的同时,保障对外正常贸易往来,以便换回对自己有用的商品,尤其是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他还从保障社会安定的角度主张进口洋米以减轻东南各省人民负担。由此可知,魏源的思想(     
A.借鉴了“中体西用”理念B.具有抵御侵略的国防意识
C.推动了中英关系的和好D.渗透着国家经济安全意识
2023-05-08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4 . 英国学者斯当东对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时遇到的中国军队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兵士们在排队敬礼的时候,身上穿着整齐的制服,事毕之后即把衣服收在仓库里,等下次站队时再穿。平时他们就穿同老百姓同样的服装,经营各种行业或者耕种田地。”从中可以看出
A.英国使团重点关注中国军队战斗力B.清朝军队实行兵农合一的猛安谋克制
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具有一定必然性D.中国军队当时注重礼仪具有大国风范
2021-10-24更新 | 698次组卷 | 12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争之前“夷”晚明《职方外纪》“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国)。”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初期“鬼子”晚清《圆明园失宝叹》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刹国”
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外国佬”1901《过渡时代论》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 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 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大利、瑞士耶? 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匈牙利耶?”
改革开放后“老外”;信息时代网称“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14更新 | 268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6(16+3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6 . 从1863年起,俄商在汉口先后开设了顺丰、新泰等砖茶厂,最初“招人包办,监制砖茶”,“其后改用蒸汽压力机。……初时,制造俄销砖茶之原料为零碎之茶末,后因贸易日渐发展、乃将品质良好之茶叶,用机器磨成粉末以制砖茶。”俄商从与英商并立到最后垄断了汉口茶叶外销。这说明,当时(     
A.俄国的工业发展水平高于英国B.新商业经营形式开始引入中国
C.商业需要推动生产工艺的改良D.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影响力扩大
2023-05-23更新 | 311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晚清爱国诗人张维屏有诗论及魏源:“气壮群推魏无忌,心孤谁识贾长沙?……太息绕朝谋不用,为君一读一长嗟!”张维屏将魏源比作贾谊,慨叹其谋略不为朝廷所用。晚清士人汪士铎称赞魏源:“《海国》问俗,《圣武》谈兵。苗徭在目,滇黔是程。郁此时栋,所受难盈。”这主要是由于当时魏源(     
A.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B.抨击了清政府的倒行逆施
C.对西方列强的挑战予以回应D.尚未摆脱封建纲常的束缚
2023-02-02更新 | 275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8 . 有学者评论道:“在中世纪与近代之交,林则徐观念大变,既表现了御侮的民族勇气,又表现了接纳新知的开明,两者同样具有光彩。”以下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领导虎门销烟   ②组织翻译西方书报
③开展洋务运动   ④签订《马关条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 .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泰晤士河边的两个城镇)两地相提并论。”这段英国人的描述
A.充斥了西方文明固有的偏见B.暴露了乾隆盛世潜伏的危机
C.彰显了工业化完成后的自信D.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
10 . 1848年,徐继畲在刊行的《瀛环志略》中感叹西方富强,认为商业贸易可致国家强盛;对他们的政治制度充满钦慕,赞扬西方强国的民主制度及开创者。这说明他(     
A.旨在引导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属于早期维新派的代表
C.是当时理性看待西方的先驱D.冲破了中体西用的束缚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