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3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叶,在上海为美商服务的买办吴健彰出资捐得候补道,后因协助上级镇压民众的抗英斗争,逐步升职为署理上海道(官名);广州同孚洋行出身的买办潘仕成,也以八万两白银捐得候补道,后被两广总督委以重任——处理“夷务”。这表明晚清(     
A.政治权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新兴社会力量引领政治改革D.买办人士情势凸显统治危机
2 .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主要外贸商品需从江南、湖广、福建等地区运往广州,赖此为生的苦力、商贩、货船、旅店达上百万之众。五口通商之后,外贸商品可就近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等地出洋,广州渐形衰落,失业人口剧增。由此可知(     
A.大规模社会运动发生风险增加B.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C.外贸中心从广州转移到了上海D.五口通商推动中国社会结构变革
3 . 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对进口货物征收重税,基本停止了出口税的征收,但中国进口税率逐渐降低,出口税率几无变化且高于进口税率。这种反差主要是由于(     
A.西方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盛行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竞争力强
C.清廷彻底丧失对海关的控制权D.中国已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2023-11-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为1864—1930年上海洋货外埠转运占全国进口比重图。据此推论可知(     
       全国进口总值按100%计算

   
A.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很迅速B.列强侵略加深导致外贸逐渐衰落
C.世界大战推动上海外贸发展D.贸易格局改变影响上海洋货进口
5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其中“摇撼下来的果子”包括(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鸦片贸易合法化D.通商口岸传教权
6 . 【货币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统计,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从我国沿海地区掠夺了高达730多万银元。另外,再加上其他的赔款等,最终导致“银贵钱贱”的社会问题越为严重,对中国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道光末年四川等地“连年丰稔,谷贱伤农,每岁所得,不敷工本。”“民间各种贸易,往往顿置论银,而零卖论钱。银贵以来,论银者不加而暗加,论钱者明加而实减。以是商贾利薄,裹足不前。”以致官引滞销,运本日绌,而亏累终归于两淮。“银价日昂”之时,商人、钱铺钱庄利用钱票进行投机活动,银钱比价波动引起市场剧烈波动,加剧了投机活动。“民既日贫,赋益难办。逋欠则年多一年,缺短则任多一任,而地丁之入绌。”道光二十九年正月上谕:“见计各省册报,未完地丁银尚有八百六十余万两之多。”

——以上材料摘编自荆嵋《清朝嘉道年间——银钱比价波动探究——基于世界银产量角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19世纪上半期银钱比价波动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朝19世纪上半期银钱比价波动带来的影响。
7 . 最惠国待遇

材料       以下为中美关系史上围绕最惠国待遇问题进行的三次缔约谈判的条约文本(节选):

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现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

——《中美五口通商章程》,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望厦

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缔约双方之国民……其所享受之待遇,无论如何,不得低于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之待遇。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四日,南京

缔约双方对来自或输出至对方的产品应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即对上述产品相互给予对来自或输出至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同类产品在下列方面所给予的各种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向对方的商号、公司和贸易组织提供的待遇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或地区的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贸易关系协定》,1979年7月7日,北京


结合历史背景,从中美关系演变的角度解读上述材料。
2023-11-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工人地域分布情况(注:仅指工厂工人,不包括采矿业工人),这一分布状况反映了(     

地区

工人人数

所占比例

地区

工人人数

所占比例

上海

36220

47.75%

天津

4180

5.35%

汉口

13350

17.1%

福州

3240

4.15%

广州

10300

13.58%

其他城市

9734

12.47%

A.通商口岸的开放先后的差异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C.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轻重工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2023-11-13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继承明朝制度,邮驿组织是政府专用的通信机构,只传官书不传民信、普通民众传书递信的需求,只能通过民间的同乡、信客、会馆等方式来满足,这些方式无系统的带寄时间与组织,难以形成持续安全的递信体系。目前所知最早的负责民间书信传递的专门组织系嘉、道年间在东南沿海首先开设的民信局,后逐渐向内陆扩展。道光二年(1822年)汉口胡万昌民信局在重庆开设分局,此后重庆的民信局迅速发展,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866年创办于蔡江东溪镇的“麻乡约民信局”。此时大部分信局仍以带运货物与汇兑银钱为主,同时在运送过程中带运信件,实现其寄书通邮之功能。各信局均有自身服务之区域,逾出此区者,则与他信局交换递送,以确保其作为商业组织的最大利润。

一一摘编自刘广生《中国古代邮驿史》等

材料二   晚清至民国邮政大事记(节选)

时间

事件

1842

英国率先在通商口岸开办邮局,此后列强群起仿效,称为“客邮”。它们实行本国邮政章程,粘贴本国邮票。不仅收寄中外间的邮件,也收寄中国国内互寄的邮件。

1878

由海关试办邮政,称寄信局。在各口岸收寄华洋公众信件,与民信局展开竞争。开始使用印有云龙图案的邮票,时称大龙邮票。

1897

正式开办大清邮政,以北京总税务司署为邮政管理机关。将各海关寄信局,统一改为邮政局。

1902

大清邮政局大幅降低邮费,扩展邮路。邮件量迅速增加,邮政业务从信函、包裹扩大到江兑、新闻纸寄递等业务。分散经营的民信局受到极大冲击,日渐萎缩。

1913-1914

北洋政府彻底废除驿站制度,所有公文归邮局递送。中国加入万国邮会。

1919-1922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多次提出邮政为“主权所在”,客邮“侵害中国主权”须撤除,获得列强同意。

1928

全国交通会议决定取缔全国民信局;全国邮政事务由南京邮攻总局管理。

1935

重庆“麻乡约”民信局完全停业。民间通信任务从此全部由邮政局承担。

一一摘编自姜希河《中国邮政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中前期邮驿事业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至民国邮政事业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3-11-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以下表格描述了清政府对不平等条约某些条款的态度,这反映出清政府(     
相关条约清政府的态度
割香港岛给英国荒岛、孤峙海中、贫困、有伤国体、暂行赏借。
中英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纳多少关税明白的载于条约,可省除争执。
领事裁判权免致小事酿成大案,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B.“天朝上国”的观念
C.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D.对中英外交博弈的态度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