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B.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晚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2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向广东地方官员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颁布告示允许华人出洋。《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确认了华人出洋的合法性,并对《大清律例》进行了修改。这表明当时(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英法侵华促进了中国现代化
C.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D.政府缺乏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3 . 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提出修订《南京条约》,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1854年,美国、法国也都积极活动以求修约。这反映出当时(       
A.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丧权辱国D.中国的宗藩关系面临解体
4 . 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的侵略宰割,不少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对大片国土的沦丧麻木不仁,却对列强与“大清国皇帝”平起平坐痛心疾首。这主要是因为他们(     
A.固守传统天下观观念B.缺乏社会责任担当
C.未认清民族危亡现实D.坚定维护专制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这座中国的经济重镇,曾经有很多称号:东方巴黎、冒险家的乐园、现代中国的钥匙,而现在大家最熟悉的称号应该就是魔都了。

情景一:1832年,有一艘“阿美士德”英国船只在中国海域出现,经过了广东、厦门、福州、宁波,最后出现在上海的吴淞口外,这艘外籍船在吴淞口外停留18天,船上的人看似“守法”,不做买卖,也不和百姓接触,却对上海一带的交通进行了缜密的调查,阿美士德号最后也离开了上海,但是却在《船行报告书》中发出预言:“在不久的将来,黄浦江畔的滩涂上,将矗立起一座东方大都会。”

情景二:184511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规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等内容,宣告英租界的辟设。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

情景三:上海扮演的是城市的角色。但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上海却是发达的,双层的巴士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煤气路灯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上海原本女子的裹脚,男子的发辫都发生的极大的变化,人们追求自由追求平等新思想新风尚。这些使得人们向往上海并沉迷其中。



(1)通过情景一、观察图一并结合所学,《船行报告书》为何会发出“在不久的将来,黄浦江畔的滩涂上,将矗立起一座东方大都会。”的预言?
(2)通过情景二、观察图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上海获得哪些特权?客观评价列强侵略上海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通过情景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上海社会生活有哪些新变化?
2023-11-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主要外贸商品需从江南、湖广、福建等地区运往广州,赖此为生的苦力、商贩、货船、旅店达上百万之众。五口通商之后,外贸商品可就近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等地出洋,广州渐形衰落,失业人口剧增。由此可知(     
A.大规模社会运动发生风险增加B.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C.外贸中心从广州转移到了上海D.五口通商推动中国社会结构变革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丛报》即刊载了五口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识。1850年,传教士郭实猎向英国皇家学会呈递关于西藏史地和自然资源的报告。《天津条约》以后,西方传教士和领事官员便发文介绍了北京、苏州、杭州、汉口等地的史地资料。1875年,罗约翰撰文将中国东北地区的重大史事按编年进行勾勒。除此以外,来华西人还着眼于中国的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科技,在内容建构上,逐渐呈现出综合的书写倾向。随着中外时局的变动,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改变了“中华文明西源说”,把中国视为了一个独立的文明单位。

——摘编自崔华杰《从历史理解中国:近代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及其路径演进》

材料二   道咸以来,海禁大开,部分文人士大夫将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世界史地知识梳理成系统,撰《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著作,介绍西方政治、地理、科技,徐图寻求“制夷”之法。同光年间,“史学经世”的观念流行,读者群体也不断扩大。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并发文评介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交通,鼓吹变法自强。1876年,郭嵩焘将出洋考察日记汇编为《使西纪程》,对西方的政教、工业、海防、外交做了相对客观的记载。甲午战败后,世界历史书写和评价的著作剧增,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先谦所著的《日本源流考》《外国通鉴》《五洲地理志略》,不仅将“中国”纳入“世界”进行书写,还为后人了解各国的政局、物产、民俗等提供了重要史料。

——摘编自邢科《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世界史”书写的视角转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方书写中国历史的背景和演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近代西人书写中国史相比,中国人书写“世界史”有何不同之处,并分析近代中国“世界史”书写活动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历史书写的主要因素。
2023-11-02更新 | 315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藏品/会址介绍

(清)振远将军钢炮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在各战略要地加强军备建设,该门铜炮是鸦片战争期间吴淞战役的重要历史见证。
道白生公司制造的清花机.

清花机用于清洁棉花。此清花机原属三新纺织厂所有,该厂前身为洋务运动时所开设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新式纺织工业之鼻祖。
辛亥革命时上海起义军的陆军旗旗帜中央画有一颗九角星,内外两圈共有黄星十八颗,代表当时十八个省份。


福新面粉公司商标图册
1912年荣氏兄弟与人合伙在上海创立福新面粉公司,1921 年发展到8个厂。
《青年杂志》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后改名为《新青年》。
中共一大纪念馆

地处上海市黄浦区,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义卖救难”纪念章1939年,为开展群众性的抗日救亡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义卖救难运动,该印章便是当时所发。
《解放日报》创刊号1949年5月28日在上海发行,报纸头版正中刊登有《大上海全部解放》的消息。
请围绕近代上海的历史变迁,任选角度,自拟标题,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1-01更新 | 66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下列四项表述,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任确的一项是(     
选项史实结论
A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严刑酷法导致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B北宋大家张载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主张实学,强调经世致用
C明朝人颜钧在《箴言六章》评述道:“《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決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大明律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D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是中国与外国划定边界的第一个近代主权国家间的条约,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清朝完成了向近代外交的转型
A.AB.BC.CD.D
10 .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