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满清统治者视《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才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这表明鸦片战争 (     
A.惊醒中国人向西方学习B.未能对清廷造成实质性的震动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D.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2023-03-15更新 | 94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三:1898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的形成过程?
(2)材料二《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什么?材料三中维新派的主张是什么?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
(3)依据材料二、三、四三则材料,说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2-12-26更新 | 618次组卷 | 18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从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_______________
2022-11-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发掘,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迹象。据记载,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个,其中宋代海船直接到达的有二十多个。……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材料二 明代对外贸易采取了严格的朝贡贸易,只准两国之间官方相互进行贸易,私人船只不准往来。明代对朝贡国家、路线、港门、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明朝对朝贡国家予以官方证明。对外贸易“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摘编自马珺《浅论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主要的出口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19世纪70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宋代、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2-11-15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世纪后半叶,清政府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在此种情况之下,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加强塞防与海防建设,保藩固边,即注重对藩属国的保护,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这体现出清政府(     
A.主动融入世界体系B.已经完成军队西式化改革
C.国防举措新旧杂糅D.把边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2022-10-29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世纪70年代,清朝政府内部的一班御史文官和翰林学士,标榜风节,“严义利之分”,内恤民愿,外争国权,以经世匡时为己任,屡上封事,弹劾大臣,一时遂有“清流党”之称。“清流党”(     
A.并不全面否定洋务事业B.在当时清廷中居主导地位
C.主导了清廷的内政外交D.遏制了晚清王朝吏治的腐败
8 . 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南京条约》及附件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     
A.割占香港岛B.片面最惠国待遇C.五口通商D.赔款2100万银元
9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个时候,正炮声初息,王朝中人惊魂甫定,与刚刚结束的一番遭遇相比,12年之后的事是很渺茫的,正窃喜于‘万年合约’换来的太平,紫禁城景物依旧。”这一番遭遇(     
A.推动中国近代化蹒跚起步B.使外国势力进入中国内地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带来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10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某些传教士以呈送护照为名闯入内地各级官府,干预内政;又以条约为据,强行租买房屋、土地,霸占田产,干预诉讼。这表明当时(     
A.“西学东渐”潮流日益兴盛B.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C.传播宗教为侵略提供掩护D.地方政府权威遭到弱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