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

外部环境政治体制实践方式实践路径世界观念文化氛围
列强侵略持续加剧集权官僚型的政体引进技术、近代工业后发外生、外力推动天朝上国
自我中心
被固有文化禁铟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历经百年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稳定性,中国被迫加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而新中国的成立则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打开了前进通道,中国开启了主动现代化的征程。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求索,试图找到中国现代化的方案。特别是辛亥革命之后,现代化方案都是外源式的,这些不顾本国国情盲目照搬照抄他国的做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奋斗中,逐步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内生性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共对现代化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当前,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致力于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

——摘编自王晓青《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历程及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结局的历史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2023-08-29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97年2月,中英签订《续议缅甸条约附款》,规定中国未经与英国议定,“不能将现在仍归中国在湄江左岸之江洪土地……让与他国”,云南地区修铁路,要与英属缅甸的铁路相连。3月,法国驻华公使给总理衙门的照会中,要求中国不将海南岛割让他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被西方资本垄断B.列强在中国强租租借地
C.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D.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2023-07-17更新 | 3730次组卷 | 22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2(北京专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致敬!致远舰!致远舰是北洋海军主力巡洋舰,18949月在甲午海战中沉没。战争结束后清廷颁布上谕,大力褒扬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赐谥“壮节”,从优议恤。有挽联云“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一   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成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1897年)(此书多参考当时的公文、电报、私人信函等)

材料二   (致远舰)被1枚重炮弹……命中了水线。总之不管怎样,它开始严重倾斜,显然是受到了重创。该舰的管带……下定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于是向一艘敌人最大的军舰冲锋,准备实行撞击。一阵重炮和机关炮弹的弹幕扫过他的军舰,倾斜更加严重了,就在即将撞上敌舰之际,他的船倾覆了。军舰从舰首开始下沉……所有舰员与舰同沉。

——镇远舰美籍雇员马吉芬的回忆(《世纪杂志》,1895年)

材料三   致远舰水下考古……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力合作,汇集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在丹东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海洋勘测、潜水打捞等行业的技术力量,于2016年秋圆满完成致远舰考古调查任务。

此次调查,也对致远舰的破损情况有了较准确的掌握,整体保存一般,钢板、锅炉零件因爆炸而抛离原来位置,火烧情况严重。

考古发现外壳板保存完好……近艏部处发现保存完好的鱼雷引信、一些完好的弹药,均说明并未发生被鱼雷直接击沉或鱼雷舱中炮发生殉爆。

致远舰……处于北洋舰队左翼最外围的位置,也是最容易成为日军集火攻击的对象……中炮进水后……一直坚持在战场上(考古揭示出大面积的火烧痕迹)。

——《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2023年)


辨析和考证上述材料,并描述致远舰官兵英勇殉国的过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晚清时期的海洋思想和海防问题

材料一   林则徐的早期海防思想,主要表现为以守沿海口岸为主的近海防御的主张。但是,他的海防思想并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不断地丰需和发展的,通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战争实践,他逐步认识到,要真正战胜侵略者,没有一支“船炮水军”是不行的。他所说的“船炮水军”指的就是近代海军。林则徐主张“外海战船,宜分别筹办也。”并强调“此系海疆长久之计"。

——摘编自戚其章《晚清社会思潮演进史》

材料二   严复认为,中国历朝历代满足于陆地农耕生计,忽视海权,自弃海洋大利,结果导致国家落后,遭受列强侵略。如果中国有的强大海权,就能获得海洋利益,也可避免被强敌侵扰。要掌握海权,就要有强大的海军。严复说:“非海军岂足图存?他日国权仲张,自必有强盛海军为之防卫”。所以,“事处今日,欲以为自强固围之图,必在筹办海军”。

——摘编自郑剑顺《严复的海权观及海军建设思考》


(1)评析林则徐和严复海洋和海防思想的异同。
(2)依据所学,简述并评价晚清政府兴建近代海军的活动。
2023-05-30更新 | 48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中国面临“数千年末有之变局”。对此,中华民族的反思与应对包括(     
①发动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统治②自强求富,兴办洋务
③反抗侵略,维新变法             ④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和文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3-05-29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有一定的自治权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赢得独立
B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科学回答了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C1864年,总理衙门委托丁韪良将《国际法原理》翻译成中文,并以《万国公法》为名刊行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
D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达成.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A.AB.BC.CD.D
2023-05-08更新 | 46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对下表条约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条约部分内容
《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1882年)朝鲜久列藩封,典礼所关,一切均有定制,毋庸更议
《中日天津条约》
(1885年)
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马关条约》
(1895年)
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A.清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趋平等B.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逐步解体
C.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吞并了朝鲜半岛
2023-05-08更新 | 39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为国牺牲的海军将领。光绪帝赐予他“壮节公”谥号,入祀京师昭忠祠,并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威海卫百姓感其忠烈,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他塑像建祠。1994年,中宣部批准的邓世昌纪念馆在广州邓氏宗祠成立。2002年,邓世昌纪念小学在广州市海珠区正式挂牌。这表明(     
①邓世昌作为民族英雄受到世代纪念        ②宗法制度因为政府的倡导得到恢复
③纪念英雄的方式因时代不同而多样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5-07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4年,孙中山在为刘成禺所著《(太平天国战史)序》中指出:“虽以曾(国藩)号称学者,终不明春秋大义,日陷于以汉攻汉之策。”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钱穆对曾国藩也有一系列的论述,主要见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论著。钱穆对曾国藩虽有赞赏之词,如“曾国藩虽在军中,隐然以一身任天下之重”,为学“以转移风俗、陶铸人才为主”,而持论则“平正通达,宽宏博实”,“诚近世间出一伟儒也”。但也有责备之意,如“湘军诸帅虽自谓受传统文化之浇培、以保护民族文化自任,而他们对于民族大义,亦早已丧失”,“寄托在异族政权的卵翼下来谈民族文化之保存与发皇,岂异梦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伟儒”形象产生的史实依据。
(2)依据材料,指出与孙中山对曾国藩的评价相比,钱穆的评价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3-05-06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北京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