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在上海发现历史

上海的发展是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交汇的产物。

材料一   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但使得蚕丝、茶叶等中国土货能够以更低的运输成本集中到上海,还使得鸦片、棉布等“洋货”也不得不集中到上海,进而外国洋行和各地商帮也纷纷云集上海,上海因而成为了中外商品的集散中心。为了促成中外商家之间的商品交易以及上海商家与内地商家之间的商品交易,外国银行、票号和钱庄也纷纷进驻上海,上海因而成为近代中国的金融中心。为了方便把中国货物运往世界各地,以及把世界各地的货物运往中国,同时把洋货运往广大内地,又把广大内地的土货运到上海,上海因而成为中国乃至远东的航运中心。为了在商业贸易中占据主动位置,上海的中外商家千方百计获取各种信息,新闻报刊在上海蓬勃兴起,中欧之间的电报线路在上海落地。

——冯志阳《丝茶贸易与近代上海的崛起》

材料二   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军战事对上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上海租界由“华洋分居”一变而为“华洋杂处”,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二、上海城市中心由县城北移租界;三、客籍移民构成发生剧烈代谢,江浙移民取代开埠初期闽广移民,成为在上海移民的主体;四、城市空间大幅拓展,在城厢和租界的边缘地带出现众多新市镇。

——周武《小刀会起义、太平军战事与近代上海的崛起》

材料三   就上海之“塔”作为红色文化内容输出端来说,《民国日报》尤其是其《觉悟》副刊,《时事新报》尤其是其《学灯》副刊,再加上《星期评论》《学生杂志》《东方杂志》,这两报三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上海报刊的重要不仅体现在其登载的文章有众多红色文化内容,包括域外共产主义思想,域外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著名红色思想人物的生平介绍和思想评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和活动,更重要的是,这些报刊和报刊上的内容有江南作为其接受端。

——瞿骏《五四运动是上海、江南与红色文化交汇的关键性事件》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亡之地分别是(单选)(     
A.湖南北京B.广西南京C.广西天津D.湖南南京
(2)根据材料一、你认为上海崛起的原因及其表现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上海的红色文化是如何影响五四运动的?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对你对近代上海历史发展的认识?
2024-05-2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 上海市进才中学、曹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840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马士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英、法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把中国的大门打地更大了……中国土地广袤,交通闭塞,为了便于深入内地,扩展势力,从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列强开始向清政府提出修筑铁路的要求。”

——李占才《中国铁路史》


(2)“英、法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把中国的大门打地更大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两例说明。
(3)西方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属于经济侵略的哪种手段?请再举一例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形式。
(4)19世纪60年代中国兴起了什么运动?其指导思想和目的又是什么?

材料三:从鸦片战争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清政府勒索了大量赔款。通过鸦片战争,英国获取了2100万元的战争赔款。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各获得了800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

——苏智良主编《历史》教材

材料四:英国商人“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应秉公议定则例”。后《海关税则》又规定:进出口货物一律“值百抽五”。

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政府无权受理。

——《中国清代经济史》

材料五:据时人记载:“松,太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专一纺织为业的乡村,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的丝、茶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多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5)请评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020-02-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史料中所评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4 . 1889年,湖南官员周汉刊刻了一本反洋教的通俗图册,题名《天猪教》。他认为一切洋教都是“鬼叫”(鬼教的谐音)或“天猪教”(天主教的谐音),教会侵略是想来“谋中国的江山”,应该加以诛灭。对周汉反洋教斗争的评析,最准确的是(   
A.具有盲目排外倾向B.卫道与反帝相结合
C.愚昧百姓维护清朝D.以传统文化为反洋武器
2016-11-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4月二模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可以把鸦片战争的失败归因于当时中国生产力的落后,毕竟,中英对抗是近代工业国家与原始农业国家的对抗,军事技术的时代差距是任何因素都不能弥补的。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能归因于当时中国生产力的落后了,因为当时的中日两国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是靠购买西方武器来打仗的,就财富和金钱而言,中国甚至要远远超过日本。
材料二: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曾说:谁掌握了海权,谁就掌握了历史的命运,海权是通过一场海上决定性会战来决定的,而海上决定性会战的胜负是由交战双方的战术火力强弱决定的。
材料三:许华认为:“陆军出身的丁汝昌根本就不懂海军战术,在北洋海军的战役指挥方面,明显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失误:一是在黄海海战中采用了极为不利于实施战场机动与发扬火力的错误阵法与错误战法,造成北洋海军在海战中损失惨重。”杨志本则认为:如果北洋舰队也摆出“单纵列”队形,和日本联合舰队形成同向异舷交战,战役的过程和结局就可能完全改观了。
材料四:中国的“洋务运动”却违背了军事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在“中体西学”思潮的误导下,错误地采取“单骑突进”的方针,企图在整个腐朽的社会系统中培植出一个现代化的军事子系统,致使北洋海军——这个现代化军事子系统非但得不到其他社会子系统的支持,反而遭到其他腐朽的社会子系统的侵蚀,而不能发挥其正常的功能,最终在与外部强敌的碰撞中粉身碎骨。
材料五: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最早受挫于“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性事件则是“甲午战争”惨败,这场惨败引发了中国社会的长期动荡,把中国现代化进程逼入坎坷凶险的途径,并差点使我们民族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万劫不复!

——以上材料均摘自2010年10月9日《文汇报》


(1)材料一中所述中国“靠购买西方武器来打仗”最早始于何时?为改变此种状况,国人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其代表为何?
(2)材料一认为“当时的中日两国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就财富和金钱而言,中国甚至要远远超过日本。”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材料二和材料三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述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及对中国造成的深远的影响。
2016-11-18更新 | 9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诊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