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2 道试题
1 . 以下这组揭帖画(“羊货归豚图”“打鬼烧书图”“舟扇齐心图”“猪羊归化图”)选自1891年出版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本画册,该组揭帖画(     

A.深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B.是民间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回应
C.借助传统文化表明了民族立场D.揭示了现代化探索失败的根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晚清时期,学者马建忠认为中国欲修建铁路,需要的巨款可以仿效西方的债票法向西方借款,但不能由在华的西方银行承办借债事宜,应该“自行承办,迳往英法都会,与其官、私银行面行商榷,由我计息,由我定价,一杜居间把持之弊”。这一认识(     
A.体现了对中国落后体制的深刻反思B.代表大变局下知识分子的理性思考
C.没有认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本质D.推动了近代化改革实践向制度拓展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60年,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考虑到“此次苏、常之陷,变起仓猝,其遇害官绅士女,尤不忍令其湮没”,在行营设立忠义局,对殉难的官绅、士民、妇女、“详核事实,兼考世系,出示遍行晓谕”,并奏请建立总祠总坊,对于“死事尤烈者”,建立专祠专坊。此举旨在(       
A.揭露太平军杀戮的残酷性B.重树战区的道德价值体系
C.增强民众对清政府的认同D.说明太平天国叛乱的本质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8分)

材料一   公元前118年桑弘羊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盐铁官营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是(一)将煮盐、冶铁之事均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以补充赋税。(二)“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三)“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四)“郡不出铁者置小铰官”,管理铁器的专卖事宜。”(前117年开始实施这一计划----编者)……据专家断定“西汉的冶炼生铁的技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冶炼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二   汉阳铁厂于1891年兴建,张之洞托人到英国购买设备,结果用买来的炼铁炉生产的钢轨,质太脆而不能用。1896年后,洋务派官员盛宣怀掌管汉阳铁厂,实行股份制改革,购买了世界最先进的马丁炉改造全厂冶炼设备,大量聘用外国技术人员,落后状况有所改观。但严重依靠买进外国先进设备来维持运转,缺乏独立性和后续力。张之洞也采取措施培养自己的人才,却忽视了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的培养。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为了“久据其利”和“傲我之无”,“凡有益于我之事彼必挠之”。一战后, 钢铁价格剧跌, 国内军阀混战,民国政府改变钢轨标准,到1924年,汉阳铁厂全部停产。

——摘编自夏冬《中国近代和现代钢铁工业发展道路的得与失——汉阳铁厂和宝山钢铁总厂比较研究的启示》

材料三   “十一五”以来,重庆钢铁行业显著提升,2011年重庆钢铁工业产值达到743亿元,年均增长 24%,钢材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年均增长24%;基本建成全国最大的船舶用钢精品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涂镀板生产基地;重钢环保搬迁完成后装备水平跻身全国先进钢企行列。当前,国际国内宏观形势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钢铁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国内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制约因素不断加强,与此同时,重庆市还肩负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加速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城镇化、农业化进程不断提速,这为重庆地区钢材消费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重视本地用钢需求 优化钢铁产业布局 ——业内人士谈重庆钢铁工业发展趋势》(2012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桑弘扬盐铁官营计划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阳铁厂停产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十一五以来重庆钢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洋务运动中,所有局厂都不是独立经营的企业,而是地方政府的一个组成机构。其不但要受总督、巡抚的控制和监督,而且还要受总理衙门的节制。局厂的总办、会办、提调、委员、司事等管理人员的职别等级与其他官僚机构也毫无区别。这些史事重在论证洋务企业(     
A.得到政府重视B.分工科学细密C.封建色彩浓厚D.官督商办特色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强化考试(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清末维新人士谭嗣同针对某不平等条约指出“和约中通商各条将商务税务权利一网打尽,随地可造机器,可制土货,将来占尽小民生计,并小民一衣一食皆当仰之以给,自古取人之国,无此酷毒者”。据此判断该和约(       
A.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损害中国的司法主权
C.使列强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D.是在鸦片战争后签订
7 . “体用之争”最初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它出现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过程中。到了清末,扩展到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争论,“体用之争”有了更新的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体用之争”的实质相同B.近代思想解放在曲折中发展
C.后者争论清楚认识落后根源D.争论根本目的是实现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53年,由于长江下游航运被切断,江苏地区出产的海盐不能运送到长江中上游。清廷特许“川盐济楚”,即将四川的井盐供给湖南、湖北、云贵等地。四川井盐的市场需求量的剧增,加上当时盐井技术条件的进步,使川盐的发展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这说明(     
A.列强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B.清王朝对地方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C.政治局势变化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D.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
2024-05-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62至1864年,戈登带领英国工兵部队对上海、苏常以及杭嘉湖地区进行了大范围地图测绘。他们测量军事据点的地理形势,考察主要河流的通航情况,第一次用西法准确绘制出太湖平原的地图。戈登这一行为的直接意图是(     
A.传播西方先进的测绘技术B.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促进洋务运动的有效开展D.开拓中国江南商贸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在本质上并非革命运动,而是封建阶级的一种自救运动,在“西学为用”方面,客观上是进步的;而在“中学为体”方面,则是保守的、反动的。“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它替戊戌运动开辟了道路。”该学者的这一评价(     
A.没有超越中体西用的价值判断B.揭示了戊戌变法的必然性
C.比较符合洋务运动的客观实际D.说明了两场运动性质相同
2024-05-2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