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晚清时期,学者马建忠认为中国欲修建铁路,需要的巨款可以仿效西方的债票法向西方借款,但不能由在华的西方银行承办借债事宜,应该“自行承办,迳往英法都会,与其官、私银行面行商榷,由我计息,由我定价,一杜居间把持之弊”。这一认识(     
A.体现了对中国落后体制的深刻反思B.代表大变局下知识分子的理性思考
C.没有认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本质D.推动了近代化改革实践向制度拓展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洋务运动中,所有局厂都不是独立经营的企业,而是地方政府的一个组成机构。其不但要受总督、巡抚的控制和监督,而且还要受总理衙门的节制。局厂的总办、会办、提调、委员、司事等管理人员的职别等级与其他官僚机构也毫无区别。这些史事重在论证洋务企业(     
A.得到政府重视B.分工科学细密C.封建色彩浓厚D.官督商办特色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强化考试(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62至1864年,戈登带领英国工兵部队对上海、苏常以及杭嘉湖地区进行了大范围地图测绘。他们测量军事据点的地理形势,考察主要河流的通航情况,第一次用西法准确绘制出太湖平原的地图。戈登这一行为的直接意图是(     
A.传播西方先进的测绘技术B.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促进洋务运动的有效开展D.开拓中国江南商贸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74年,越南被迫和法国签订条约,法国承认越南的独立,越南受法国保护。此后法国加紧侵占越南,越南在向清朝求援与降法拒清的问题上反复改变态度,清政府坚持宗藩关系,法国坚持1874年条约。1885年中法战争后,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这反映出当时(     
A.越南对外政策成为中法战争爆发的根源B.法国依据国际法惯例处理法越间的争端
C.西方殖民扩张严重冲击了清朝宗藩体系D.清朝政府对世界局势变化依旧茫然无知
2024-05-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滦煤矿是中国近代煤矿业中的巨擘,前身为1878年清政府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开平矿务局”,为当时所办新式煤矿中成功之代表,但不幸于1900年庚子国变时落入英商之手成为英资煤矿。滦州煤矿为1907年招集民族资本创办,原为试图收回开平而设,但终于在与开平的竞争中失利,为开平所并。1912年二矿实行名义上的联合,称“开滦矿务总局”,实际为英商掌控;1934年进一步合并,正式成为合资煤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被日本夺去。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南京国民政府接收,交还英商经营。

——摘编自云妍《近代开滦煤矿产出的“Solow余值”分析》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评析开滦煤矿的产量趋势。(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清代的财政体系有以“起运”“存留”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清初,存留与起运各占一半,自康熙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地方存留一般不超过25%。“咸同以来,各省军务倥偬,……疆臣遂多就地筹款,以济军食”,部分款项各省“自筹自用,向不报部”。这一变化导致晚清政府(     
A.中央财政权力削弱B.地方与中央财政分权
C.财政收支入不敷出D.面临白银外流的压力
7 . 下图为1894年《点石斋画报》绘制的《鸭绿江战胜图》。画报图像场面宏大,画面中日本军舰不堪一击,倾覆于海水里。图像配文中写到“倭奴死凶枕藉,伤者更不计其数,讵(难道)不足以伸天讨而快人心也哉!”该图反映了当时(     

A.清朝军队战果辉煌B.洋务运动效果显著
C.思想观念转型艰难D.媒体报道客观真实
2024-03-09更新 | 313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64年,清廷命两江总督曾国藩、江苏巡抚李鸿章整顿江南田赋,以正赋取代之前权宜采取的粮捐、亩捐等,并要求“认真收纳,年清年款”。此举意在(     
A.防治地方官员贪腐B.推动财政体系近代化
C.筹措洋务运动经费D.重建战后的统治秩序
2024-03-08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总理衙门官员郭嵩森指出,西洋各国与历史上的“夷狄”不可同日而语,“洋人之与吾民,亦类也”。他认为与西洋诸国交往,“朝廷为之瞻顾避就,以为迫不得已与之交接”,但“与西洋交涉已成终古不易之局”。其主张反映出他(     
A.有了初步的反清意识B.秉持新的世界审视视角
C.力主改变中国的体制D.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传统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权论与晚清海军建设

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廷认识到当务之急是必须广购战舰巨炮,联合北洋力量及特派总管海军大臣,以此提升海军实力。1895-1898年,列强几乎把中国沿海主要港口都霸占并作为自己的军事基地,使得“无论如何艰难,总宜复设海军”成为朝内共识。美国学者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在中国的传播使晚清有识之士认识到了海权关乎国家盛衰、立国之道及经济发展,于是清廷在西方海权理论的指引下开展了以争夺制海权为目标的近代化海军重建。清政府健全了各级海军指挥机构的设置,设立海军部并统一海军指挥,开始对海军军官授衔。清政府从西方国家购置多艘舰船并完成了从江、海混编到江、海分组编制;清政府还开始了象山军港的建设,又在烟台建立了第一支海军警卫队;与此同时,天津北洋医学堂、烟台海军学校以及湖北海军学校等先后建立,清廷还向日本派出300多名官派留学生专门学习海军。

——摘编自戚其章《晚清海军兴衰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廷开始在西方海权理论指导下开展海军近代化改革的时代背景。
(2)这场改革能否解决清廷的“当务之急”,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