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从材料一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在近代逐步瓦解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二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什么时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最早产生在哪些地区?
(3)根据材料二所给的图示判断,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并回答之所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4)张謇的企业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的主要原因?
(5)民族工业是中国社会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列举两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股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进行了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事件。
2024-03-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的中国大事记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材料四   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1864年)

材料五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机器制造的军事工业。1876年,李鸿章又派唐延枢以官督商办形式筹办开平矿务局,这是一家大型新式采煤企业。……洋务派后期,少数“官督商办”企业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从而产生了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等改编

主题二列强侵略的加剧

材料六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边疆危机,清政府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军事压力及其近代领土的要求,而清政府对于边疆地区松散的统治,已无法克服眼前的危机。因此,清政府只能在武力面前重新建立一个更为严密、集中、强有力的统治体制。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在台湾设置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置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划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统一军队指挥权力;并设置了许多兵备道,负责边务和对外交涉。

——摘编自张峥荣《清末治边政策的转变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整合》

材料七   首相伊藤博文通过对日本政治状态的观察,认为将公众注意力转移到与中国的冲突一些有吸引力的事情上来是非常有必要的……日本显然正在冒充被压迫地区的朋友。日本声称要在朝鲜保证驱逐中国人和维持国家主权下和朝鲜签订条约。根据这个陈述,日本是朝鲜的朋友和保卫者。

材料八   《悉尼先驱晨报》对具体战况的报道

战况报道
丰岛海战当这两方相互接近的时候,日军注意到一艘中国旗舰未向他们致意,并且拿出枪向他们逐渐接近。之后,中国人很快开火。日方立刻用炮弹回击这一挑战。
旅顺大屠杀从伦敦《泰晤士报》的记者得到消息证实了日本占领了旅顺港,“进入这个地方后,映入日军眼帘的是无头的一些朝鲜人和其他日本人。他们在袭击开始前被中国人抓到。眼前的景象激怒了日本人,以至于他们不再限制自己的军队,并且几乎没有一丝饶恕。”

注:《悉尼先驱晨报》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商业性报纸。甲午战争期间,《悉尼先驱晨报》对甲午中日战争做了相关报道。以上材料皆来自此报纸的报道。

材料九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基础测评*
(1)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内在联系,结合材料一图示及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指出19世纪中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特点?
(2)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既是旧式的农民战争,但又带有新的时代特点”,请结合材料二、三加以论证说明。
(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曾国藩、李鸿章的共同主张,并说明提出主张的背景。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括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贡献,分析洋务运动破产的主要原因。
*能力提升*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末治边政策。
(6)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伊藤博文的这种想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7)材料八中可以确定的史实有哪些?哪些属于失实报道?指出导致《悉尼先驱晨报》失实报道的因素有哪些。
*历史纵横*
(8)据材料九,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2023-09-0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16·纲要上第1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主题学习探究“19世纪中期的近代中国”,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历史阶段特征

19世纪中期的中国大事记



(1)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内在联系,结合材料一图示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探究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2)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既是旧式的农民战争,但又带有新的时代特点”,请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论证说明。
探究三历史图片往往能真实地折射大量的历史信息,以图说史是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阅读下列图片

(3)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与哪些侵华战争有关?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两次战争对社会性质的影响
2022-03-0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文登南海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图示漫画中,一个渔夫在钓鱼,上面一把剪刀要剪掉鱼竿的钓线,剪刀上的字为“欧洲的干预”,鱼竿钓上来的鱼身上写着“辽东”。这一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020-12-0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的图示简要地说明了近代中国一次革命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这次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辛亥革命
2016-11-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新疆区库尔勒市第四中学高二上期分班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铁路建设示意图

晚清铁路建设折射出鲜明的时代风貌,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烟台招远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发展的不同途径

对于世界历史从史前的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所遵循的不同途径,可归并为两种主要方式,即非西方式的和西方式的。前者以中国为代表,其重要特征是连续性的,就是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许多文化、社会成分延续下来,其中主要延续下来的内容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后者是突破式的,就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经过技术、贸易等新因素的产生而造成一种对自然生态束缚的突破。

——摘编自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

参照以上材料,以“______向______发展的不同途径”为题,设计一幅简单的示意图并加以阐释。(要求:将设计内容填写在答题卡的方框内;阐释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割占香港示意图


——摘编自地图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地图册》(上)

材料二   19791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29日邓小平访美,他在美国参众两院发表演讲时说,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一国两制”的初步构想形成。1982年中英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进行香港问题谈判,(邓小平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如果我们不收回香港,不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我们没法向中国人民交代,我们就会是晚清政府,我们就会是李鸿章。主权问题不容谈判。邓小平还说:“要不排除这个时候发生意外的事件,香港发生动乱,如果我们根本谈不拢,中国将考虑接收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摘编自上海卫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始末解说词》

材料三   香港回归祖国25年发展成就(局部)简表


1997

2021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

1.37万亿港元

2.86万亿港元

香港人均GDP

19.20万港元

38.71万港元

商品贸易总额

30710亿港元

102684亿港元

香港交易所现货股票交易额

150亿港元

1667亿港元

人口

650.21

741.31

人均寿命

男性

76.8

83.0

女性

82.2

87.7

公共图书馆

64

82

体育馆

74

102

游泳池场馆

32

44

足球场

291

317

儿童游乐场地

596

665

——根据新华网《回归祖国25周年!数“读”香港这些成就》绘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香港被割占的历史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在1997年收回香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述香港回归以来取得的成就。
2024-03-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某一战争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清廷成功维护宗落体系B.边缘危机得以解决
C.反映列强资本输出需求D.促使台湾正式馆省
2024-03-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4高一·北京·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如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企业逐步走出发展困境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C.民用企业比军用企业更重要D.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2024-05-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