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美国学者金安平从《张靖达公奏议》中研究发现,清朝官员张树声(即张靖达公)关心的诸问题主要是征收土地税和商业税、边防和海防、各地匪患、筹集造轮船和兵工厂及学校的资金,推荐有功人员等。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     
A.中西文化交流的焦点B.近代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
C.清朝官员的工作业绩D.近代中国夷夏观念的动摇
2023-04-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洋务派薛福成认为:“西人风气,最重条约,至于事关军国,尤当以万国公法一书为凭……似宜将万国公法,通商条约等书,多为刊印,颁发州县”;否则“偏于刚者,既以违约而滋事端;其偏于柔者,亦以忘约而失体统”。这表明,薛福成(     
A.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B.已经拥有近代外交观念
C.提倡用国际法解决国际间争端D.致力维护传统宗藩关系
3 . 下表为1862—1900年中国创办的37所新式学校的分类统计。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类别数量(所)占比(%)
翻译类821
企业专门技术类1130
军事技术类1849
A.西方学说得到广泛传播B.科技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C.教育体制日益走向完善D.学习西方以实用性为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3年,苏州、常州克复后,曾国藩和李鸿章因"吴中漕赋,苏、松、太最重",奏请减轻苏州等地的粮赋定额。1864年,曾国藩下令在各地设置“劝农局”,指出洋务与垦务互为表里,就“大乱之后”的国情看,“不能不以务农为第一要务”,他强调“如地方官玩视农政,仰即密禀本部堂,以便惩一儆百”。号令发出后,流亡之户闻风归耕者络绎而来。之后,各荒废省区便先后拟定垦荒章程,如安徽巡抚唐训方上任后就颁布《安徽省兴办屯垦告示》。

——摘编自王继平《曾国藩研究》

材料二   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非常时期难民移垦规则》,规定公有荒地垦竣后,垦民将无偿获得土地所有权。由此,江西难民移垦运动迅速开展。到1939年,国民政府颁布《非常时期难民移垦条例》,取消了垦民土地所有权,仅规定有土地耕作权。江西除了由省垦务处主办的61个省营垦场外,农林部垦务总局还在江西安福设立国营垦区1处,辖9个垦场。此外,江西还成立民营垦场125个。随着垦民的增多,地方政府为了能对垦民抽丁派款,将垦民编入了地方保甲系统,各地垦民纷纷迁徙而来。许多垦场管理员,挪用垦殖资金,与垦民关系紧张,省垦殖处对此处置不力,违法乱纪现象蔓延。到1945年,江西省垦务处所辖垦场仅剩垦民1万余人,到1946年,减至5000余人。

——摘编自高凯等《中国灾害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动垦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三四十年代江西难民移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衰退的成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90年代,针对英国各地华侨处境悲惨的现状,驻英公使薛福成“援照公法及各国常例,声明中国可派领事官公驻英国属境”;并驳斥了英国政府诬陷中国不守万国公约的谣言,称在近15年内,中国已处处“按照万国公法办事”。后来,英国被迫同意了中国派驻领事的要求。这表明,当时(     
A.英国在华优势地位的削弱B.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贯彻
C.国际法对各国约束力增强D.晚清外交近代化转型加速
2023-03-10更新 | 54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次鸦片战争,洋人已让满清士大夫们饱尝到了“利器精兵,百倍中国”的厉害。少数先知先觉者,发起了一场“自强、求富”运动。这场运动(     
A.是清政府变法自强的序幕B.冲破了封建社会思想束缚
C.展现了中国人民坚强意志D.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某学者认为,在与太平天国长达十余年的持续战争中,清朝政府的军队被反复证实并不适合于现代战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组织的湘军与淮军填补了这一空白。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造成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B.影响晚清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
C.加速湘淮系官僚集团的衰落D.直接动摇清朝政府统治的根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近代西书阅读】

材料一   西学书籍规模化与市场化流通,意味着19世纪80年代的天津出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西书阅读人群。对天津的洋务人士而言,西学与时务书籍为其常备之书。一个对算学和西学充满兴趣的小型知识群体多为功名在身的士人。民间书肆的西书发售与西书阅读市场相互作用,表明西学在天津士大夫阶层和民间社会广为扩散与渗透。当时天津的西书流通与阅读不仅象征着当地士人读书风气的变动,也可视为晚清沿海都市知识变迁的一个缩影。

     ——摘编自田涛《洋务时期天津的西书流通》

材料二   维新前后,西学书籍广为发行的背景下,不少士人能够博览群书,结合中西学术源流和思想谱系,进行“跨文化对话”。各种西书通过亲友之间的赠阅和邮递,在地方社会形成新的阅读圈层,促进“阅读共同体”的空间成长。新学吸引开明官绅的阅读目光,突破帝制时代原有的封闭阅读系统。在新旧冲突加剧的过渡社会,士人通过对西书的集体选择和整体阐释,形成了更为庞大的“阅读共同体”,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变革的步伐。

       ——摘编自蒋建国《晚清士人的西书阅读与意义之网——以日记史料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时期天津的西书阅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前后士人西书阅读出现变化的原因并予以评价。
2022-12-17更新 | 60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的门牌,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发的户籍凭证,据此推知,当时发给门牌的主要目的是(     

图:(注:图中门牌系。发给“费鹤云”,四十一岁,家住石门县西乡(在杭州以北八十公里)。费鹤云与妻(三十七岁)、母(六十二岁)、子(十九岁)同住。为了防止擅自篡改资料,另有“共计”一栏)
A.计算税额B.统计可入伍人数
C.加强基层治理D.杜绝人口自由流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漠河金矿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洋务企业,其创办者规定“其得金沙合银若干两,除 将借款陆续提还”,除去其他一切开支外,“若有盈余,作为二十成均分……,在厂之人,自总办及员司、夫役等均沾酌赏,计人计功,不得使一人向隅”。这可用于说明(     
A.国人传统分配观念已被颠覆B.中国企业已引进现代管理模式
C.自强求富主张已获民众认同D.重工业发展得到政府高度重视
2022-11-17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