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玕痛斥“动言风煞(水),致珍宝埋没不能现用”的现象,主张于全国21省通21条大道;而到了19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洋务派官僚倡议修建铁路、开采矿藏时,朝野守旧势力纷纷援引风水龙脉之说相指责。对比两者可知(       
A.洋务新政后期的改革越来越趋向保守B.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资政新篇》体现先进国人的近代观念D.洋务运动违反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76年京师同文馆制定的八年课程:前三年学习语文及西洋史地,第四年授以算学、代数,第五年为几何、三角、博物,第六年为实用重学、微积分、测量,第七年为化学、天文、地质矿务,第八年为政治、经济、国际法。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西式教育普及B.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C.满足洋务运动的人才需求D.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式人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     
A.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
C.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4 . 19世纪后期。美国外交官田贝说:“在中国方面更没有梦想到战争,它用骄满的外壳封包着自己没有想到倭人胆敢来攻击它、它以四万万人口对抗四千万人口……他们全是东方国家,似乎没有战争的理由”。田贝的言论(     
A.印证了甲午战争中国准备不足B.折射出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C.表明东亚宗藩体系的彻底瓦解D.见证了中日战争美国偏袒日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晚清以来,中国不断遭到外国入侵,相继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国家主权不断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下表所示史实与结论分析不匹配的一项是(     

史实结论
A.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B.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C.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A.AB.BC.CD.D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915日,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其中“文明起源”涵盖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肇始文明曙光的进程,“宅兹中国”主要涵盖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大国一统”讲述自秦统一全国后的历史,“和融万方”聚焦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民族觉醒”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救亡图存历史。从远古发现到仰韶文化,从二里头遗址到《湘江评论》,中国考古博物馆以立体方式,讲述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发展壮大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近代,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全景方式,呈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从文明起源到民族复兴,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宏大叙事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历程。

任意选取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某一陈列专题,结合史实谈谈这一专题的观后感。(要求:明确所选取的陈列专题,须有史实依据,解释合理,逻辑清晰)
2023-11-22更新 | 176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清政府把长达6420英里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拍卖”了,其中英国占2800英里,沙俄占1530英里,比利时(背后是俄法集团)占650英里。当时的外国人就说过“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这表明,清政府“拍卖”的铁路权(     
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B.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
C.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2023-11-15更新 | 895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洪秀全幻想着“番第”(列强)为上帝出力,但“番第”却用大炮回报了他。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方打击清军、压迫清廷;同时在南方协同清军与太平军作战。事实表明(     
A.中国已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列强一贯镇压中国民主革命
C.利益是列强制定对华政策的依据D.传播基督教是列强侵略借口
9 . 鸦片战争后,面对外来侵略,魏源主张在必要时以守内河为主,放弃对外洋和海口的控制。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认为,在“近日财用极绌”的情况下,务必“统天下全局通盘合筹”,必要时主张弃新疆而保海疆。这反映了(     
①列强对华侵略重点转移   ②中国人海权意识的觉醒
③晚清国防实力较为有限   ④太平天国牵制清朝精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79年,广东端州人卫省轩创办巧明火柴厂,其雇佣的员工多是附近村民。为方便村民收种庄稼,企业规定夏秋时节可以放假,也可以外发火柴盒在家加工;又为女工方便照顾孩子,规定允许工人携带年幼的孩子一起上工。这些规定(     
A.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体现了传统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融合
C.反映了技术创新推动阶级关系变动D.保证了近代妇女社会地位逐步提高
2023-11-11更新 | 715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