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阶段划分,或称分期问题,在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下表是其中两种观点:

第一种

第二种

划分依据

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划分阶段

18401919年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开始、形成和进一步加深阶段18401895年: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阶段
1919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缔造、产生、发展、取得彻底胜利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日趋没落、最后全面崩溃阶段

18951927年: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19271949年:资本主义遭受摧残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阶段

——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阶段划分与规模度量》整理

你赞同表中哪种观点或自己提出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若中国自立招商局,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官局,似足顺商情而强国体。拟请先行试办招商,为官商浃洽地步。俟商船造成,即可随时添补,推广通行。又海运米石,本届江浙沙宁船不敷,应请以商船分运,以补沙宁之不足。将来米数愈增,可无缺船之患。请照户部核准练饷制钱借给苏、浙典章,准商等借领二十万缗,以作设局商本,仍预缴息钱助赈。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若从此轮船畅行,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其关於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

——清史稿·志·一百五十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析李鸿章之建议。
2024-05-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中叶,欧洲列强以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国门。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为了“防海之害而收其利”,奏请朝廷批准在马尾一带设局造船,培养人才,后命名为总理船政,设立福州船政局。船政延请的外国技术团队由日意格(法国人)组建,初期共45人,以法国人居多。下表为船政创建时期的经费投入与成效(1866年12月——1874年2月)。

经费投入成果
闽海关四成洋税拨款40万两银实现近代舰船科技的系统引进
建成、自营规模东亚第一的造船机构
中国人掌握了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建立中国第一个完整的按照西方模式构成的现代工厂车间体系。
闽海关六成洋税拨款470万两银中国人掌握了蒸汽动力舰船的设计建造技术
中国人掌握了蒸汽舰船配套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
形成了3000余人规模的产业工人队伍
福建税厘局拨款69万两银建成15艘蒸汽动力军舰
建成中国第一所海军军官学校(邓世昌、刘步蟾等为首届毕业生)
建成中国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采用英语教学,严复、詹天佑均毕业于马尾船政学堂),
总计:579万两银建成中国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形成由学堂、艺圃构成的基本教育体系。
培养出第一代近代海军军官和工程师
组成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海军力量世界第四,参加了马尾海战
福州船政局的兴衰是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缩影。根据材料,围绕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相关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某教师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设计的关于“宋朝”历史的教学思路。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主题:“流动”的宋王朝

立意立意依据
江海奔流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
百物周流繁华的城市、新生的纸币、和平的榷场、跨海的丝路
重心南流形成了江东经济甲天下,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经济新格局,引发了东南科举冠天下的文化新趋势
四民合流科举竞流、婚姻交流、土地转流

——摘编自苗颖《“流动”的王朝》


参照材料主题设计思路,围绕“‘流动’的____________”提炼一个中国近代史发展主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可从时段、群体或发展特点等角度提炼主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2-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闿运(1833—1916),湖南湘潭人,1891年入主船山书院。他曾言“书院之敝,在于师欲束修,弟贪膏火,未知谁始图利,而上下竞于锥刀,市道不如,徒坏心术”,并曾针对此病作谕戒饬。他严肃学规,以经、史、词章之实学教化诸生,讲授经世之学。在他苦心经营之下,船山书院成为当时湖南一处颇有名气的书院。维新运动期间,他针对康有为《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致信广东学政张百熙,言康有为奏折“徒以危言激论声动当时”,其后果是致使各地书院随风盲动。他认为当是时应“端根本,定国是”。

王先谦(1842—1918),湖南长沙人,1894—1903年主持长沙岳麓书院。1897年,湖南设立时务学堂,聘请梁启超为总教习,王先谦对此颇为赞赏。他认为时务学堂是湖南一处具有先期示范性的新式学堂,也是湖南书院改制所能依据的样板。他发布改章手谕,在岳麓书院进行课程改革,将课程分为经学、史学、掌故、算学、方言(外语)五门。然而,1898年,王先谦等人向湖南巡抚陈宝箴上《湘绅公呈》,曰:“至于中学,所以为教本有康庄大道,无取凿险缱幽。梁启超……实皆康门谬种,而谭嗣同……为之乘风扬波,肆为簧鼓。学子胸无主宰,不知其阴行邪说,反以为时务实然,丧其本真,争相趋附,语言悖乱,有如中狂。……他日年长学成,不复知忠孝节义为何事,此湘人之不幸,抑非特湘省之不幸矣。”在王先谦影响下,岳麓书院坚决将有关民主、平等的新学内容拒之门外。

1903年,新任湖南巡抚赵尔巽将岳麓书院改为高等学堂。王先谦言“(高等学堂)规制甚宏,学科完备,洵为前时所未及,惟历代先贤之遗蹟就此沦淹,士林惜之”。1905年,王闿运对外声言书院亦当改章,给人制造书院改制的印象;在书院内部略定日课,就课程稍做调整,以附改制之说,而经、史词章的总体教学内容和思路则始终秉持。1915年,船山书院再也无法维持,改为船山存古学堂。

——摘编自李赫亚《湖南“二王”与近代湖南书院改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湖南书院改制进程中的分歧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3-11-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独秀的青年观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道路选择难题,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力求破旧立新,并呼吁青年要实现自我变革。

◆身心观念变革

传统意义上的文弱书生不能承担时代大任,“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力能胜者,体之强者也”。青年必须以“利刃断铁,快刀理麻”之身手,将陈腐朽败思想清除出脑,培养健全思想,以适于今世之争存。

◆人生观变革

近代青年生逢变时,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其人生目标便需要从为官谋利的腐朽思想中脱离出来。“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 “以新人格,以新国家,以新社会,以新家庭, 以新民族,必迨民族更新”。

◆成长目标变革

面对近代中国的“变”,当代中国的新青年应该有六个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摘编自马舒 姜尚汝《近代青年自我变革的三重维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陈独秀青年观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改革(变革)都是有逻辑、有对象,也是有边界的(如表3所示)。

改革的逻辑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进行的-改革往往不是结果导向,而是问题导向——没有问题谁改革啊?改革的落脚点一定是问题,离开问题的改革都是臆想
改革的对象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而是“筹码阶层”。所谓“筹码阶层”,就是这样一群人:除了被施含或者占有,他们没有能力生产出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他们认为自己是一种“筹码”,可以通过讨价还价任意“卖出”自己。他们千方百计让别人付出改革的成本,自己获取改革的利润
改革的边界改革是有边界的——底线就是避免“始变终乱”,从而引发革命。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存续”,而革命的目的是为了“颠覆”

——摘编自雪珥著《中国改革史系列之人物卷》


选择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或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或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6-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2年,梁启超将(此前)五十年里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器物”、“制度”和“文化”。美国历史学家保罗·柯文根据中国受西方冲击的程度把中国近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事件划分为三个“层带”。柯文还特别指出,以下三个层带的内容是流动的,层带之间也时常互相影响。

层带

相关历史现象

最外层带

通商口岸、现代兵工厂、船坞、近代报人(媒体人)、总理衙门等

中间层带

太平天国运动、“同治中兴”、反洋教运动中的排外主义思潮等

最内层带

语言、书法、农村的生活方式以及古老的风俗习惯与制度等

-据[美]保罗·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等整理


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紧扣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3-04-1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其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禁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为主题。


从以上8块浮雕中任选2个或以上浮雕,以“英雄”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口号
公元前3世纪末“伐无道,诛暴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世纪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10世纪初“天补均平!”“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
19世纪中期“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

口号与时代紧密相连,上表是中国历史上几次农民起义的口号。请从中任意选取两个,提炼其主张的共同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01-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艺术班)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