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人间天国里,天堂毕竟只能是一种影子。太平天国曾试图按自己的面貌和要求来改造世界,例如取消商业,但现实使他们重重地碰了壁。”这一主张根源于(     
A.阶级斗争的激烈残酷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农民阶级的时代局限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2024-01-22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考前必刷专题之高频选择题50题专训
2 . 1895年5月10日,《申报》在刊文中指出,“日本虽区区岛国,然自维新以后,发愤自雄,欲为亚洲至强之国”,提出“中国若能惩前毖后,时时以创世痛深为念,外结强邻,内固邦本,庶可自立于不败之地”。这表明(     
A.不平等条约遭到强烈反对B.报刊主导着社会舆论走向
C.国人对战局失利进行反思D.变法革新已成为各界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50年代,为平定叛乱,清廷再次沿用了曾在平叛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团练制度,由士绅领导的团练逐渐转变成地方政府的正式机构,开始介入征收赋税、维护治安与公共建设等多个领域。1860年以后,清廷不再放手鼓励地方团练,但团练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这表明,团练制度(     
A.推动了新阶级力量崛起B.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
C.冲击了清朝的中央集权D.导致地方自治运动由此启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于天津设立津沪电报总局(中国电报总局前身),委派盛宣怀为总办,津沪电线通报后,经营四月,亏损巨大,后转为商办,陆续建成多条干线,并于光绪二十年开始,盈利显著增加。据此可知,中国电报总局(     
A.为兴办资本主义企业起了示范作用B.以实现自强为基本的目标
C.进一步扩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规模D.开启了西方科技的中国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晚清洋务运动所开启的,是一条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不归路,一旦开启,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就绝不会止于清末种种改良与改革举措所规定的界限之内。其“师夷之长技”的实质是经济变革,经济的变革、发展与其迟早必然引发的政治变革与维护清王朝统治之间的矛盾,对于清廷统治集团来说无疑是一道无解之题。所以,只有当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方式使其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清廷统治集团才被迫以接受“优待条件”而无奈地退出历史舞台。但辛亥革命中存在诸多弱点,对旧制度的扫除并不彻底,传统守旧的政治势力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继续有待于新的时机与新的推动力量。

——摘编自李学智《清末改良与辛亥革命后的建设:以宪法、国会为中心的考察》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准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023-12-16更新 | 14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联考(12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务派官员丁宝祯在创办山东和四川两大机器局的过程中,“决不用一洋人指示”。他认为“中国知用洋枪而不能自造洋枪,非受制于洋人,即受骗于洋行,非计之得者也”“设厂内地,不为彼族所觊觎,万一别有他事,仍可闭关自造,不致受制于人”。同时,他指出“从前中国各厂雇用洋匠,少则七八名至一二十名,每名工值发费二三千金,统计各洋匠一岁所费已逾巨万”,但“外洋兵官能熟练枪炮者究亦不可多得,间或有之又不愿受聘,即或受雇亦多不能尽力传授,概属虚文”。为此,他招揽了“心思精密,于机器、洋务颇能讲求,而事事踏实”的徐建寅、薛福辰、曾昭吉等人。在他们的筹划下,两大机器局相继开办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川督刘秉璋就承认“该局(四川机器局)专铸铜帽、后门枪弹炮弹及赶造洋火药较有把握”。但李鸿章也曾提到过“仿造马梯尼后门枪……机簧不灵,弹子不一、准头不远,较英国所制大逊”

——摘编自向中银《浅析丁宝桢“拒聘洋员”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宝桢“拒聘洋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丁宝桢“拒聘洋员”的影响。
2023-12-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张之洞在汉阳铁厂快要建成时说:“中国创成此举,便可收回利权。各省局、厂、商民所需,即已甚广……此后钢铁炼成,不患行销不旺。”然而李鸿章则认为“造路专任洋匠,彼以华厂试造,不若洋厂精熟可靠”,所以不能买汉阳铁厂的铁轨。由于找不到销路,张之洞请上海的洋行试销自产的钢铁,但也遭到了抵制。这一现象(       
A.说明洋务企业受到外商抵制B.反映了洋务派之间缺乏合作精神
C.说明洋务企业产品质量不行D.反映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受到阻碍
2023-12-05更新 | 29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洋务运动时期,公费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他们主要来自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且分布非常集中,如广东幼童中有一半来自邻近澳门的香山县。由此可知,当时(       

留学幼童来源地


A.不同地区人们观念存在差异B.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C.科举考试的吸引力在减弱D.广东等地区教育水平较高
2023-12-05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洋务运动时,福建马尾船厂所聘法国人日意格向船政大臣沈葆桢请示:“兵船狭深而面平,免招炮招风;商船腹宽而楼其上,货客可多装。”沈葆桢认为:“宜改为半兵半商之制,使两适其用。”这主要反映出(       
A.清廷官员虚骄自大B.官员缺乏专业认知
C.外国人挟技以牟利D.清朝海军落后根源
2023-12-05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867年,慈禧令倭仁做总理衙门大臣,他闹着要辞官去职。对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情形,王韬记载道:“能说英国语言文字者,俯视一切,无不自命为治国之能员,救时之良相,一若中国事事无足当意者……自惜不能置身在洋务中,而得躬逢其盛也。”两种态度表明(       
A.兴办洋务已经成为社会共识B.近代外交新格局的逐步形成
C.国人对世界形势的认识加深D.洋务新政深受封建体制影响
2023-12-05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