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萌发了爱国主义精神。从《尚书》中可以看到,最早的爱国主义萌芽,是“家族”“万邦”与“天下”观念。《左传》中多处洋溢着爱国精神和基调,其中谈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影响巨大。可以说,整个封建社会优雅的华夏文明始终是士人爱国信念的一个重要源泉。《论语》中“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更是凝结成了后世"民族和睦、四海一家""天下太平"的爱国精神和天下观念。在整个中国古代,民族气节被视为人生修养的最大气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中说“圣人三日无君则惶惶然”,苏轼曾评价爱国诗人杜甫虽然终身不得重用,却“一饭未尝忘君”,忠君爱国的岳飞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赢得了后世的尊敬。

——摘编自吴灿鑫《从周公到孔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奠基》等

材料二   近代前期,面对列强侵略,中华民族英勇不屈,坚持反抗: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左宗棠英勇抗俄,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抗日殉国,都表现出中华民族反抗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赞颂。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提出“要报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的主张,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勇敢地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提出实行资本主义君主立宪的社会改革方案,这个改革方案破产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重新思考救国救民的道路,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成为近代前期中国寻求救国真理的最高成就。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民族资产阶级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承担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进行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吴毅《外向发力:近代以来中国爱国主义的发展简论》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不同于中国古代爱国精神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1年,清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标志洋务运动的兴起。其主要发起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思想与魏源等人的“师夷”思想多有承接。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师夷”之范围从枪炮、轮船扩大至电报、矿冶、纺织、火车等领域;“师夷”之主体从官员扩大到绅商;“师夷”之领域从军事、工业、交通扩大到科技、文化,从而拉开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序幕。但洋务派对于政治制度方面则毫无举措,中央政府“自强求富”意识淡薄、没有形成统一的国策和规划。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也意味着这次现代化道路探索归于失败。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2023-12-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选科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中国政治转轨
课后,等级班学生对“近代中国政治转轨”专题颇感兴趣,并尝试通过以下环节进行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环节一:借助时间轴简单梳理近代中国大事记

材料一:


A.八国联军侵华B.洋务运动开启C.戊戌变法改制D.辛亥革命爆发
(1)将上述字母所示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对应的横线处。(填涂字母)
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环节二:补充19世纪50至60年代的史料

材料二:自广西用兵以来,奏报军饷及各省截流筹解,已至二千九百六十三万两,各省地丁、盐课以及关税、捐输,无不日形支绌。

——(清)《文宗实录》卷97

自军兴以来,各省丁潜等款,纷纷奏留,供本省军需,于是户部之权日轻,疆臣之权日重。

——(清)曾国藩《江西牙厘请照旧经收折》(1864年)

注:《文宗实录》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止于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出现怎样的现象?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分析导致此现象的原因。
环节三:将目光转向清末民初的历史现象

材料三:19006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向英国等十一国同时宣战。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讯后致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此后出台的《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总督张,允认真切实保护。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清末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是(     
A.中央权威日渐衰微,地方权势同步萎缩B.中央权威不复存在,地方权势逐步扩张
C.中央权威日渐衰微,地方权势逐步扩张D.中央权威不复存在,地方权势一手遮天

材料四: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陆海军直接皇帝统率,但对内使用时,应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此外不得调遣。国际条约,非经国会议决,不得缔结。国会议决事项,由皇帝颁布之。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911113日)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日)

(4)材料四中两份文本的内容体现了哪些基本的政治思想?概括20世纪初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环节四:研读教科书文本,进一步探究民国时期的政治特征

材料五:袁世凯称帝失败,不久死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在英美支持下,控制了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据有皖、浙、闽、鲁、陕各省;奉系的张作霖,同样以日本为靠山,占据东北三省。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5)综合材料,联系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政治转轨这一历史现象。
2023-12-13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务派官员丁宝祯在创办山东和四川两大机器局的过程中,“决不用一洋人指示”。他认为“中国知用洋枪而不能自造洋枪,非受制于洋人,即受骗于洋行,非计之得者也”“设厂内地,不为彼族所觊觎,万一别有他事,仍可闭关自造,不致受制于人”。同时,他指出“从前中国各厂雇用洋匠,少则七八名至一二十名,每名工值发费二三千金,统计各洋匠一岁所费已逾巨万”,但“外洋兵官能熟练枪炮者究亦不可多得,间或有之又不愿受聘,即或受雇亦多不能尽力传授,概属虚文”。为此,他招揽了“心思精密,于机器、洋务颇能讲求,而事事踏实”的徐建寅、薛福辰、曾昭吉等人。在他们的筹划下,两大机器局相继开办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川督刘秉璋就承认“该局(四川机器局)专铸铜帽、后门枪弹炮弹及赶造洋火药较有把握”。但李鸿章也曾提到过“仿造马梯尼后门枪……机簧不灵,弹子不一、准头不远,较英国所制大逊”

——摘编自向中银《浅析丁宝桢“拒聘洋员”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宝桢“拒聘洋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丁宝桢“拒聘洋员”的影响。
2023-12-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初年(1723年),清廷为对滇东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对原来土官治理区域加以区别,为开矿政策的推行扫清障碍就是这一系列治理措施的目的之一,很快矿业得到快速发展、清代云南矿业走向了繁荣期,云南成为全国最主要的铜产区。为了把滇铜运往京城、乾隆时期、云南总督张允随还主持开发了金沙江,以便从水路运铜。清代在边疆地区还设置了铺递路线,仅云南就设置铺递路线460余处,形成了一个联通全省的交通网络。清代统治者继承了元明重视教育的传统,在西南地区积极兴办学校,如云南省府州县的学宫,在前代60余所的基础上发展到100余所。清廷还通过巡阅的方式来加强西南边防、戍守边陲、以期达到保疆固困之目的。

——摘编自吴喜、杨永福《论清代前期对西南边疆的治理思想及治策》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于清王朝的统治者来说,列强不过是想要获取利益的“外夷”而已,只要满足其利益便可与之“结与国之欢心”。但国内的武装起义却是威胁清王朝统治的心腹大患。因此,只要能够维护其统治的利益,那么边疆亦可弃。直到大片国土的沦丧已经逐渐威胁到清朝统治的核心利益之后,清政府才开始转变传统的治边政策,即推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清王朝也逐渐由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变。但是清王朝依旧没能摆脱落后封建制度的桎梏,没能有效地整合国家,也没能实现向民族国家的转变。而清政府治边政策或者说治边战略上的失误正是这其中重要的原因。

——摘编自施润棋《清末我国边疆治理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代前期治理西南边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调整边疆治理政策的原因,并谈谈其对现代边疆治理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英国、德国、中国银企关系模式简介

国别简介
英国模式18世纪中期以来的英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较为松散,银行一切放款以易于收回为原则,对企业以短期融资为主,且多在流通领域。银行基本上成为协助国内及国外贸易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的海外贸易公司,更为银行为所青睐
德国模式19世纪中期以来的德国银行,兼具商业银行和实业银行的性质,与企业的关系较为密切,银行往往既是企业的债权人,又是企业的股东,甚至部分新银行是工业企业的代理人,由其承购并长期持有工业企业的大部分股票
中国模式

9世纪90年代中国近代银行出现,并在一段时间内与产业界并无多少往来。绝大部分银行属于商业银行性质,以向企业提供短期信用为主,即使部分冠以专业银行之名,仍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企业通常以厂房、机器、产品和原料等作为抵押,向银行获取流动资金

——摘编自李一翔《近代中外银企关系模式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新中国银企关系变迁

阶段简介
准松散型
(1949~1952年)
该时期从银企主体的变化看,国家银行与国营企业是强扶持的互动关系,与私营企业是有选择支持的互动关系,而私营行庄与私营企业间是日渐式微的互动关系;从产权关系看,则是没收官商合办银行的官股,保留原有私营企业对它的投资,对于私营行庄则规定其只可投资工矿、交通等部分行业
松散型
(1953~1978年)
该时期企业和银行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二者的资金主要靠财政拨付,企业非额流动资金则靠银行贷款,二者交易关系缺乏自主安排,呈现松散型特征
紧密型
(1979~1992年)
该时期银行和企业主体不断多元化,业务上自主性增强。企业游离出大量的资金存放在银行,银行也增加对企业贷款的数量和种类。同时,银行可以通过下设的信托公司投资企业,而国营企业也可以通过投资银行等方式,持有银行股票,增强两者间的金融联系
渗透型
(1993~2021年)
该时期信贷交易和产权交易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得到全面发展,变得更加广泛和普遍。银行的贷款对象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业,贷款范围得到扩大,不仅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扶持,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银企间的产权交易也不局限在央企、国企和银行间,已深入到民营企业和民营银行之中

——摘编自韩晓璇《新中国银企关系变迁探析(1949~202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国、德国、中国银企关系模式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围绕“新中国银企关系变迁”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3-12-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耀正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联考历史试题
7 . 奥斯曼帝国的兴衰

小唐在了解奥斯曼帝国兴起时,对以下观点产生了好奇:

材料一: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这也成为激励西欧人出海远航的一个动因。

围绕该问题,小唐寻找了以下材料:

材料二:奥斯曼帝国扩张表(部分)

时间扩张情况
1354年土耳其人开始进入欧洲。
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原本统治此处的帝国宣告灭亡。
1516-1517年先后占领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地。

材料三:葡萄牙海外探险活动情况表(部分)

时间葡萄牙海外探险情况
1415年国王率远征军进攻摩洛哥北部港口城市休达
1443年首次驶过非洲西海岸博哈多尔角
1462年定居于非洲海岸附近的佛得角群岛(位于北大西洋)
1469年组织人员探险抵达西非加纳等地
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南端好旺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材料四: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图

小唐发现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也引起了近代国人的关注。

材料五:俄土之战,土危亡矣……事事受列国钳制。……土耳其独立,利在与吾交通。吾即可开放门户,以谋西陲之发达,并借其势力,均欧有之势力。……况土耳其号称帝国,有自由立约之资格。事事进行若援万国公法,要求立约,吾政府无可拒之理。

——《召见军机梁如浩论说论土耳其立宪与中国之关系》(1908年)

(1)奥斯曼帝国的特点是(     
A.分裂割据B.小国寡民C.民主政治D.政教合一

(2)将材料二中缺失部分补充完整。
(3)根据上述几则材料,你认为小唐是否会认同材料一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材料五对中土外交提出了什么建议?
(5)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国人有此建议的原因。
2023-12-13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百年曲折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洋务企业及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就中国而言,自19世纪中叶现代经济开始发展以来,也有明显的双元经济现象。这种现象,早在1920年代雷默(C.F.Remer)已经指出,他把距离铁路、大河两天行程以内,而便于对外贸易的地区称为外层中国(Exterior China),把该范围以外的地区称为内层中国(Interior China),他认为两个中国宛如两个经济单元。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


(1)结合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幅历史地图所涉及的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外层中国”的大致范围及经济发展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洪秀全为了表示冲决封建网罗的决心,把家乡祠堂中供奉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捣毁,公开宣称孔子为“妖魔”“邪神”,在南京拆孔庙,将孔子牌位劈烂丢进类坑。1851年金田起义后,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他还颁发《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真命诏旨书》,作为太平天国教育的主要教材,在教育中否定孔子地位,否定儒学思想。洪秀全早期所写《百正歌》以传统道德规范人们,要求人们“学正道”“行正事”“做正人”。太平天国颁布《太平礼制》明确规定了从王至帅各级的称呼,有万岁、千岁、大人、善人、公子等。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将儒学中不符合自己统治的东西删除,要求根据拜上帝教的宗旨和革命的需要删改儒学,经过修改的书还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儒学在这个过程中与拜上帝教逐渐融合,得以共同发展。

——摘编自肖楠楠《洪秀全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洪秀全对传统儒学的态度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洪秀全上述态度的原因说明当代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儒学。
2023-11-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元元年秋七月,国舅、车骑将军窦宪,述职巡视,出兵朔方。 军校们像雄鹰般威武,将士们似龙虎般勇猛,这就是天子的王师。 六军俱备,及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等人,猛骑三万。 战车疾驰,兵车四奔,辎重满路,一万三千多辆。……越过涿邪山,跨过安侯河,登燕然山。践踏冒顿的部落,焚烧老上的龙庭。上以泄高帝、文帝的宿愤,光耀祖宗的神灵;下以稳固后代,拓宽疆域,振扬大汉的声威。

——摘编自班固《燕然山铭》石刻译文

材料二   左宗棠率军击败阿古柏后,派官兵前往各城视察,发现满营房屋久已掬为茂草”“满城倾圮,瓦砾荒凉,官兵们无营署可住,进退维谷,殊形狼狈……左宗棠于光绪三年(1877年)上奏光绪帝,提出:新疆地段较远,他族通处,故土新归,治内治外,事同草创,非规模早定,废坠无自而”“天山南北两路,还隶版图,气象一新,中外群属,耳目诚及,此时早定大计。”“为新疆画久安置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以求将新疆与内地行政区划统一起来。

——摘自《晚清新疆设省始末》等

材料三   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多么强大,如果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对立面,恃强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扩张,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020年10 月19日,习近平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的讲话

(1)从史料载体的角度,写出材料一中《燕然山铭》石刻的史料类别,指出其记载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天子的王师”能“践踏冒顿的部落,焚烧老上的龙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以求新疆与内地行政区划统一起来”的因素。 根据材料一、二,从历史影响的角度,用一句话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经此一战”对世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简析“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实现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的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