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中外历史纲要》中的“洋务新政”在历史上有很多名称,如“夷务”“洋务运动”“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同光中兴”等等。不同的命名隐含着作者的史识。

材料一   在19世纪40-60年代,与外国发生战争、谈判、签条约、鸦片贸易、传教、通商等事项被称为“夷务”。

材料二   到20世纪30年代,一些注意社会经济变革的学者便把“洋务运动”的名称发明出来了。据考证,第一个使用这个词的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何干之。

材料三   另一些学者则从对外与对内政策相结合的角度,从19世纪60-90年代阶级斗争和政治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它,因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材料四   还有一些学者在文章中使用“同光中兴”等概念。

——据张海鹏《洋务活动及其现代的解释》整理

(1)以下哪项命名符合材料三中“从阶级斗争和政治发展的角度”来评价洋务新政。(     
A.夷务B.洋务运动
C.地主阶级自救运动D.同光新政

(2)材料一以“夷务”、材料二以“洋务运动”、材料四以“同光中兴”命名,请分别谈谈上述三种命名所采取的视角。
(3)同一历史事件往往存在不同的命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64年,清政府刊印了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光绪年间,有些大臣以此来检索此前所订条约的失误,认为“从前中国与各国立约,多仓猝定义,又未谙西洋通例,所损颇多。”这反映了清朝部分官员(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抛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逐渐产生国家主权意识D.始用国际法改订条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洋务运动时期,江南制造局共制造车床138台、母机型机器117台、起重机84台、汽炉机32台以及其他机器零件工具110余万件,这些产品除自用外,其余均卖给或调给其他机器局和民用工业厂家。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助推民族工业发展B.避免了官商利益的冲突
C.体现中体西用思想D.旨在传播西方工业文明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制度,至此,上至帝号,下至百姓,都有了统一称谓,各异的文字书写也统一为简洁的、适应庞杂公务的隶书。由此,上下一致的文书话语体系开始形成。隋唐时期,文书制度依托于三省六部制,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制作规程、审核机制和运行流程。无论是“三省”之间的权力分工,还是执论制度、避讳制度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规范。

——摘编自周光辉等《从文书行政到文件政治》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来,晚清政府开始接受电报这一新技术,总理衙门指出:“其意倡于俄,而英法继之,一国扬其波,众国遂随其流。”18776月,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津衙线。其后,电报通信逐步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近代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是把电报通信技术引进到外交通信中的先驱。在1878年曾纪泽出使欧洲之前,其前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呈给清廷的奏报,或用“公牍”,或用“信函”寄回国内,费时甚久。曾纪泽为便于和清廷沟通,开始尝试使用“电奏”。

——摘编自马建标、林曦《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隋唐文书行政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电奏”制度产生的原因。
2024-06-0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61年,苏松太道吴煦照会英、法、美三国领事:“前者闻有外国人与贼交易往还,并有运售枪炮情事,苦无禁阻之策。近访得又有外国商人广运枪炮火药,赴苏售卖,使该逆多得军火,于剿捕大有关碍。”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B.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农民战争具有时代特征D.清朝统治危机空前严重
2024-05-3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65年清政府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最初计划以造船为主,因镇压人民需要,改造枪炮,造船成果极为有限;甲午战后因经费紧张,无力造船,船坞长期荒废;1905年将造船部单独划出,招商经营。由此可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A.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而解体B.在清末新政后获得极大发展
C.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D.折射出近代化过程举步维艰
2024-05-30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若中国自立招商局,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官局,似足顺商情而强国体。拟请先行试办招商,为官商浃洽地步。俟商船造成,即可随时添补,推广通行。又海运米石,本届江浙沙宁船不敷,应请以商船分运,以补沙宁之不足。将来米数愈增,可无缺船之患。请照户部核准练饷制钱借给苏、浙典章,准商等借领二十万缗,以作设局商本,仍预缴息钱助赈。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若从此轮船畅行,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其关於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

——清史稿·志·一百五十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析李鸿章之建议。
2024-05-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8 . “巨额的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靠举借外债应付,列强则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大转折……东亚霸主的地位被弹丸小国取代,犹如晴天霹雳。”与材料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2024-05-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性模拟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海各口,门户洞开,已为我与敌人公共之地。值此时局,似觉防无可防矣。惟交涉之事日繁,彼族恃强要挟,在在皆可生衅。自有洋务以来,叠次办结之案,无非委曲将就。至本年日本兴兵台湾一事,屡饬各疆臣严密筹防,调兵集船,购利器,筑炮台,一时并举,虽未即有把握,而虚声究已稍壮。该酋外怵公论,内慑兵威,乃渐帖耳就款,於国体民情尚无窒碍,未必非在事诸臣挽救之力……夫临事筹防,措手已多不及;若先时备豫,倭兵亦不敢来,乌得谓防务可一日缓哉!

——摘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拆》

材料二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向清政府提出筹办海防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海防建设与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不同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2024-05-26更新 | 125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李剑农在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时指出:曾国藩由帮办团练人员发展为湘军,就是清朝国家兵权移入汉人的起点。地方巡抚取得国家军事实权,军队由单元体变为多元体。他意在说明湘军的发展(     
A.削弱了清政府中央集权的能力B.导致近代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C.使满族丧失了对地方大权控制D.促进军队向近代化的方向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