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随着中外关系的变化,清政府意识到外语翻译人才的不可或缺,《天津条约》将英文作为中英交涉的官方语言,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后首先开设英文馆。上述现象的实质是(     
A.清政府开始重视培养外交人才B.西学东渐的影响
C.清政府外交观念日趋近代化D.洋务运动的需要
2024-03-3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仔细考察当时的时代需要和张之洞等人的思想资源及其当下的关怀,虽然各方面的人确实都有要维护中学之“体”这一根本目的,但他们在实践的层面上,注重的仍是引进西学之“用”的技术。这表明(     
A.洋务运动侧重于维护传统文化B.洋务派的实践与理论脱节
C.洋务派以中学为幌子学习西方D.洋务运动落后与进步交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士大夫的风气,亦和前代不同。宋人是讲究气节的。这固然是晚唐、五代以来,嗜利全躯的一个反动,而亦和其学术有关系。宋朝人的议论,是喜欢彻底的,亦是偏于理论的。……所以当国事紧急之时,激烈的人,往往发为“只论是非,不论利害”“宁为玉碎,毋为瓦全”的议论。

——摘编自吕思勉《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曾国藩的救国方案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守旧,通过恢复民族固有美德,以理学精神来改造社会;另一方面要革新,以坚船利炮的实用技术来提升王朝实力。曾国藩既是重视“明道救世”的大儒,也是重视事功的改革者。他主张治世在于“致贤”“养民”和“正风气”,以图取新卫旧,在新旧之间取得平衡。

——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三   1977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后17年,教育战线、科研战线的主导方面是红线,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他号召尊重脑力劳动,尊重人才。……这使科学、教育、文艺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分子受到极大鼓舞。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士风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知识分子备受鼓舞的意义。
2024-02-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于天津设立津沪电报总局(中国电报总局前身),委派盛宣怀为总办,津沪电线通报后,经营四月,亏损巨大,后转为商办,陆续建成多条干线,并于光绪二十年开始,盈利显著增加。据此可知,中国电报总局(     
A.为兴办资本主义企业起了示范作用B.以实现自强为基本的目标
C.进一步扩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规模D.开启了西方科技的中国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随着洋务学堂的兴起,作为美术教育的“图学”受到重视,许多学堂都设有图画课程。如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就开设了“画法”科目,1866年福州船政学堂也设有“船图”“几何画法”“焦点透视”等美术课程。这些做法(     
A.重构了国人的审美观念B.导致了传统美术的衰亡
C.适应了工业生产的需要D.便利了西方的文化渗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73年1月,李鸿章命人筹办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面向社会公开募股,发行股票。辛亥革命后,招商局利用有利时机与官方展开了三次博弈,争得了完全自主用人、独立处置产权的权利,最终实现了完全商办。轮船招商局经营方式的变化(  )
A.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限制B.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抑制了列强经济势力的扩张D.革除了洋务企业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洋商在上海《申报》投放的西方军械广告总量统计图,由此可推知,当时(       
   
A.早期现代化尝试效果显现B.国家权力向地方转移
C.新政改革中新军建设缓慢D.边疆危机渐趋于缓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
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
2023-07-10更新 | 4206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改革(变革)都是有逻辑、有对象,也是有边界的(如表3所示)。

改革的逻辑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进行的-改革往往不是结果导向,而是问题导向——没有问题谁改革啊?改革的落脚点一定是问题,离开问题的改革都是臆想
改革的对象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而是“筹码阶层”。所谓“筹码阶层”,就是这样一群人:除了被施含或者占有,他们没有能力生产出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他们认为自己是一种“筹码”,可以通过讨价还价任意“卖出”自己。他们千方百计让别人付出改革的成本,自己获取改革的利润
改革的边界改革是有边界的——底线就是避免“始变终乱”,从而引发革命。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存续”,而革命的目的是为了“颠覆”

——摘编自雪珥著《中国改革史系列之人物卷》


选择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或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或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6-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为中国近代京师同文馆师生编译的图书一览表(部分)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书名著、译者出版日期备注
《万国公法》【美】丁韪良译1865
《公法便览》
 
【美】吴尔玺著
【美】丁韪良译
1877
 
汪凤藻、汪凤仪、左秉隆、德明助译
 
《公法千章》【美】丁韪良译
联芳、庆常等助译
1880
 
后改名《公法会通》
《法国律例》【法】毕利干译
时雨化笔录
1880
 
 
《新加坡刑律》汪凤藻译不详据光绪二十四年《同文馆题名录》
A.中国国际地位提升B.法律近代化的进程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国人价值观的重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