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高一同学在复习时做的一个时间轴,整理了与台湾相关的一些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图划线空格处应该填入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__________________(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想)
(2)选择时间轴中两个相互联系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或者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阐述部分字数200以内)
2024-02-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随着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的涌入,英美将军舰驶入了中国内河,主要是长江流域。1913年,美国专门为长江巡弋建造了两艘军舰,第二年,这两艘军舰就沿长江一路驶到了距离长江入海口2100公里的重庆。上述军舰驶入内河和重庆分别是根据(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马关条约》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 . 下为近代史上某一战争形势图,这一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这场战争及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偷袭清朝运兵船,挑起了战争
B.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
C.战争的失败,证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后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的战略要地
2024-02-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A.军队贪污腐败盛行B.洋务派任人唯亲
C.军队指挥体系落后D.舰队数量的过多
2024-01-30更新 | 63次组卷 | 26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北是影响中国历程的一个关键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地处边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又是进入中原的诸多民族的故乡,更重要的,又是多个王朝的“龙兴”之地,因而使得东北地区的历史具有独特性,为其他边疆地区不可比拟。明代的东北,因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明政府实行“乃因其地分设卫所若干,以其酋长统率之,听其种牧、飞放、畋猎,俾各安其生,咸属统内”的政策,又在元代“站赤制度”的基础上,在东北地区广设驿站,增辟水陆交通线,使东北地区的交通线纵横交错,形成为覆盖整个东北地区的交通网络,并与内地密切联系,使东北地区成为明帝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

(1)指出以东北为“龙兴”之地的三个王朝,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朝加强对东北地区管理的举措和特点。

材料二   17世纪之末,俄军东侵至外兴安岭西麓时,乃为强大清军所遏阻。一战之下,俄军挫败,乃有中俄《_______▲_______》(公元1689年)之签订。该条约之主款厥为两强以外兴安岭为界,划疆而治。俄人之陆路东侵至此乃告一段落,双方相安无事者凡170年。直至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北京,俄人乃撕掉条约,进占我东北,强据我海参崴,改名俄属“镇东港”,从此为患北方,至今未已。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对应的条约名称及该条约签订的意义,概述近代俄人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史实。
6 .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逐步觉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失败,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前后国人民族意识的变化。结合所学,概述“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尝试。
(2)根据材料二、说明五四运动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的。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7 . 针对日本在朝鲜进行领土扩张,李鸿章致信朝鲜官员: “日本之扩张,非人力所能阻拦……诸事表明,借力打力,方为我等最佳出路,阁下抓住所有机会与西国缔约,便能以其遏止日本。西方通则, 一国不得无故侵占别国领土,然则国际法之保护力,仅于共享商业利益之强国有效。”李鸿章意在(     
A.批判西方大国的双重标准B.揭露日本吞并朝鲜的野心
C.推动中国政府介入朝鲜事务D.规劝朝鲜利用国际法牵制日本
8 .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下列项中属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新表现的有(     
①接受协定关税和开放五口通商   ②列强在通商口岸合法开设工厂
③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   ④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社会转型时期是人类历史进程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春秋末年起,连同整个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变革时期,这是过去历史学家早已认识到的。王夫之在其名著《读通鉴论》中,称之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摘编自杨宽《战国史》

材料二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1894),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摘编自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协制度的恢复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利用这个平台平等互动合作治理国家和处理社会重大事务。民主党派不仅承担着就国家事务管理进行协商、讨论的职能,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承担提出提案、作出决议与讨论政策,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等职能。“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又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40余年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发挥“智力集团”的优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施雪华、崔恒《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功能重心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就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整体,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和历史作用。
2024-01-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

——【美】罗斯福《炉边谈话》

材料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这一点,甚至也得到了来自国民党营垒的一些人士的肯定。1949626日,留在北平的原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团长张治中说:“我以国民党党员一分子的立场只有感到无限的惭疚,但是站在国民一分子的立场说,又觉得极大欣慰。我们中国人毕竟还有能力把国家危机挽转过来,还可希望把国家搞好,断不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民族,已可得到证明。”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请写出材料一中?处事件的名称并列举这一事件所包含的2个战役名称。
(2)根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用一个关键词说明中国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阐明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原因。
2024-01-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