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其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摘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

材料二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 强侵略的加剧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 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 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注】每课课题之下所列,为本课子目内容。

——据2019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中一个单元,自拟合适的学习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成文;阐释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不得照抄材料。)
2023-04-21更新 | 59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在近代史上,中国铁路建设经历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建设一览表

铁路起始点建设日期(年)建成日期(年)所用轨距(毫米)建设国
中东铁路满洲里—绥芬       189819021524俄国
安奉铁路丹东--沈阳19041905762日本
京奉铁路北京—沈阳18811912       1435       清政府
正太铁       石家庄—太原190419071000清政府
胶济铁路青岛—济南18991904       1435德国
道清铁路道口—焦作190219071435美国
汴洛铁路开封—洛阳19031909       1435清政府
京绥铁路北京—包头19051923       1435清政府
津浦铁路天津—南京19081912       1485英德
卢汉铁路北京—汉口18981906       1435清政府
粵汉铁路汉口—广州19001936       1 435清政府
沪宁铁路上海—南京19051908       1 435美国
滇越铁路海防(越)—昆明19011910       1000法国

——摘编自崔卫华、杨成林《中国近代铁路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遗产价值研究》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有关晚清铁路建设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中国近代和当代开放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2-03-11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卷小论文题专项指导与训练——地图比较类(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

国别

势力范围

割占或租借地

德国

山东

强租胶州湾

俄国

长城以北和新疆

强租旅顺、大连

法国

广东广西和云南

强租广州湾

英国

长江流域、云南、广东

强租新界、威海卫

日本

福建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根据上述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强占势力范围或租借地的史事,分析其战略意图及危害。(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8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世纪之交风云变幻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历史大事件

阶段中国世界
1895—1914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1914—1918袁世凯复辟帝制、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美日加紧对华扩张争夺、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1918—1921五四运动的爆发、
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中国共产党成立
旧殖民体系的瓦解、
巴黎和会分赃、
欧洲列强重新侵略中国

从上表中任选3个以上(含3个)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运用这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予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了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是悠久的中国历史的一段,是为时甚短的一段。它不同于唐史、宋史那样的断代史,而是代表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却远没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那么长,比起唐、宋一个王朝的历史也要短得多。然而它是刚刚逝去不久的历史,无论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生活到的国外关系,变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是过去所有王朝所不可比拟的。

——编自陈旭麓《漫谈学习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自拟论题,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林泉《太平洋会议与各国在华客邮之撤销》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0-07-0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三轮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题(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海鹏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有沉沦有上升,即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个深渊也应该有一个谷底,从而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谷底说”。张海鹏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直到20世纪初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深渊到了谷底。”张先生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谷底,就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就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而我和张先生不同的是这个‘谷底’应该前移,移至从甲午战争的失败到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失败,《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摘编自张华腾《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及其发展轨迹的认识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提出新的观点亦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眼中你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围绕“危机与觉醒”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19-06-03更新 | 42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