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讲学时“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倡革命”“最新民权革命论,日夕以此相鼓吹”,一时间学生深受“悖逆”之言的影响,对此支持学堂发展的新派人士认为应“论其罪状,何殊叛逆",应另聘名儒讲学。这反映出当时(     
A.维新变法的策略未能统一B.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C.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D.新旧派别间斗争激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维新派从强调强国保种,培养有知识的贤妻良母出发,大力倡导女子教育,利用报刊广为宣传,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兴女学解放运动”。梁启超强调: “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郑观应则提出“各省广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读书”。

1906年,清政府将女学列入学部职掌,1907年学部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比男子修业期限各缩短一年,同年学部奏定《女子学堂章程》,确立了女子教育学制。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号召中国妇女“规复天赋之权利,以扫除依赖男子之劣根性,各自努力于学问,以成救国之女豪杰,夫而后中国或可有望也”。他们认为男女平等教育是提高女子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唯一途径。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学制,规定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学,中学、师范、职业各类学校都可以为女生独立设校。

1905年起,湖南、奉天、江西、江苏、浙江等地相继选派官费女子留学日本、美国,促进了女子留学的发展。

——摘编自段敏利《近代中国妇女教育的发展》

材料二   电影《女司机》(1951年)、《马兰花开》(1956年)是两部出自女剧作家之手,反映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工作生活的作品。文学与艺术中的女司机形象体现了新中国政治文化的构想与实践,具有多重文化象征意义。

——摘编自刘传霞《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形象的生成与多重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女性教育发展的原因,说明应如何看待近代女性教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界塑造的新中国女司机形象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世界历史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史观不断发生变化。如表是中国学者将历史研究视野扩大到整个世界后史观变化的统计。

时间学者著作史观
1849徐继畲《瀛寰志略》“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梁启超《欧洲心影录》对中国中心论史观提出异议,力斥“中华外夷”乃千年谬论。
19401949周谷城《世界通史》反对“欧洲中心论”,用全局来考察世界历史。
1962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编著的世界历史著作。
2023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应摒弃“西方中心主义”,重视除少数几个大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和文明的历史,注意人类交往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和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史的史观变化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8年,一位主张变法维新的湖南士绅认为西方的强盛是西方人“得吾教之分数”“其心朴厚”“重信义”“贵廉耻”“上下一心”。因此,“欲救中国之敝,必自正人心始,欲正人心,必自明教化始,此自然之理也”。这可用来说明该维新人士(       
A.仍然坚持“中体西用”思想B.对东西方国情缺乏理性认识
C.反对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D.认识到开发民智的重要性
2024-03-26更新 | 390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届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康有为最早提及“民族”两字是在《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中。他指出“近者欧美,尤留意于民族之治,凡语言政俗,同为国民,务合一之”。据此推知,康有为(     
A.旨在传播西方民族国家思想B.救亡思想的新旧杂陈
C.对民族的认识有现代的一面D.维新思想发生了改变
2024-02-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严复《论世变之亟》中写道:呜呼!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即如今日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严复旨在强调(     
A.体育盛会可以健体强国B.顺应形势变化积极变革
C.变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D.儒家思想影响国运兴衰
7 . 针对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严复认为:“牛有牛之体,有牛之用;马有马之体,有马之用……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主张意在(     
A.否定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B.为反清革命寻找理论依据
C.为洋务运动指出新的方向D.深化思想变革以救亡图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近代中国某些有志革新的绅士在确定中西文化关系时,最初使用“道”与“器”的两分法,将西方技艺归入“器”,而中学归入“道”;稍后采用了更为有力的两分法,这就是著名的“体”和“用”,即“中体西用”之说;同样的态度还表现为在中国传统中寻找支持现代化的依据,这就是所谓的“托古改制”。材料旨在表明,这些“有志革新的绅士”(     
A.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在不断地改变和完善
B.学习西方的态度呈现越来越灵活的态势
C.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时存在着矛盾心理
D.为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2023-11-13更新 | 648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辜榷(今译独占)专利之事,为斯密氏(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所深恶,诚哉其足恶也。然而有时以通国公利而论,专之愈于不专。此如创机著书诸事,各国例许专利,非不知专利之致不平也,然不专利则无以奖劝激励。人莫之为,而国家所失滋多,故宁许之。

——1901年严复

材料二   美国允许中国人将其创制之物在美国领取专利牌照云云,此时中国人岂有能创制新机在美国设厂者?不过籍此饵我允保护美人专利耳,真愚我也。所谓保护者,即禁我仿效之谓也。现中国各省局厂仿用外洋新机,仿造专利机件不少,且正欲各处推广制造以挽权利。此款一经允许,各国无不援照此约。一经批准之后,各国洋人纷纷赴南北洋挂号,我不能拒,则不独中国将来不能仿效新机新法,永远不能振兴制造,即现有之各省制造各局枪弹炮药各厂仿效外洋新法新机者,必须立即停工,中国受害实非浅鲜。……若准保护美国专利牌照,是自塞其智慧。

——1903年张之洞针对中美商约谈判给中国谈判代表的电文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严复与张之洞关于专利保护的不同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严复与张之洞有关专利保护的主张。
10 . 1896年,李端棻提出了“一经五纬”的教育改革主张。所谓“一经”指在京设立大学堂,在地方创设新式学堂;所谓“五纬”指开设藏书楼、创设仪器院、设立译书局、建立报馆、选派游历者等。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治力增强B.清政府财政危机有所缓解
C.维新与救亡思想广泛兴起D.改革已成为统治阶层共识
2023-11-11更新 | 435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