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轰破了国人几千年“天朝上国”的迷梦。至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既要面对“发逆”之患,还要应对“洋人”之灾,困顿之势,尤若重病之躯,举步维艰。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中,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欲图根本之变革”,必需改变国民性,必须发动一场思想运动,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举步维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人物为救亡图存进行的主要探索。
(3)据材料三概括人们发动这场“思想运动”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概述其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国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趋势。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部书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亚洲近代史上影响深远。该书共分为六部分,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筹海篇》2卷,是全书的总纲。

第二部分:《图集》2卷,有世界五大洲分国地图。

第三部分:《地志》66卷,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政治制度、军事活动、经济贸易、物产矿藏、宗教信仰、民俗风化等情况。

第四部分:《筹海总论》4卷,辑录了关于沿海情形、筹海方法和论说。

第五部分:《西洋技艺》12卷,附有西洋火轮船、火炮等设计样式图和分解立体图。

第六部分:《地球天文合论》5卷,介绍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自台事后(割让台湾),天下皆知朝廷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大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中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令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励众志。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其群僚言事,咸许自达,不得由堂官代递,以致阻挠。其有称旨者,召见察问,量才擢用,则下情通达,群才辐辏矣。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皇上每日亲临商榷,何者宜增,何者宜改,何者当存,何者当删,损益庶政,重定章程,然后敷布施行,乃不谬紊。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说明该著作的名称和作者,并指出该著作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康有为变法主张的目的和措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战争初期,《万国公报》支持中国,谴责日本,态度十分明显。《朝鲜纪乱》指出:“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则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戎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与此相应,《万国公报》不但相信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直到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卷69还发表了《英将谭兵》,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

但是,自1894年11月卷70起,《万国公报》对中日战争的立场与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林乐知写道:“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之,中国至今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1895年1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说》一文中说:“至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理,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处可知……所惜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5月《万国公报》刊载《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9件。林乐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和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从此衅隙渐开”。

——摘编自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   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义、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共延续33年,其间停刊五年半,出了九百多期。这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光绪皇帝每期必读;洋务派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封;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林语堂称,透过《万国公报》,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大、决定命运的人物。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