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中学举办“历史漫画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光明》(见下图)以浪漫主义的笔法,描绘了“戊戌六君子”英勇就义的场景。六君子所追求的“光明”是(     
A.中体西用理念的流行B.国强民富的崭新中国
C.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D.直接民主的代议制度
2024-01-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三)历史试题
2 . 重大的历史事件往往成为漫画的主题。在以下漫画中,请选取三幅或三幅以上漫画,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论述与解读。(要求:列出你所选取漫画的序号,主题鲜明,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合理)。
2019-12-28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漫画描绘了 19世纪末中国的政局变动 被撕碎的纸上写着“REFORM (改革)”画面中的小孩指代
A.光绪帝B.宣统帝C.康有为D.袁世凯
2018-04-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于戊戌变法时期。甲午战争后,伴随妇女的逐渐觉醒,妇女解放作为变法图强的一部分,将矛头指向封建陋习。不缠足运动引起国人的思考,废除缠足成为女性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志。维新派在戊戌变法时期提出的废缠足、兴女学这两项措施,拉开了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促进了社会变革。戊戌变法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是由男性倡导发起的,各种妇女解放的问题是由男性提出的,女性成为男性的跟随者。

——摘编自张晓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历程与启示》

材料二   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期间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2024-01-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首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当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19世纪末,梁启超写了许多论述国民、国家和民族的文章,他认为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他批评当时民不知有国,国不知有民……今也在国民竞争最烈之时,其将何以堪之?”1901年后,他又提出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等主张。他认为国家者,则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

——摘编自王春霞《清末梁启超的民族认同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并评价梁启超对民族国家的认识。
2024-01-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1: 1898年前后,天津杨柳青年画 《纺纱绩麻图》 。图中文 字为:“妇女工作,当聚一处, 纺纱绩麻,各尽所长”。

图片2: 1940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杨筠在1940年创作的套色木刻年画《努力织布,坚持抗战》。

图片3:1948年,古一舟创作的套色木刻年画《纺织互助》。图中文字为“有的织、有的纺,互助起来实在强”。

——摘编自廖晨晨《近现代女性纺织劳动题材木版年画的改良与创新探析》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3-12-2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洋务运动开始时以军事工业为重点,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洋务派遇到了亟待解决的财政方面的困难以及原料和燃料等问题。因此,必须相应地发展煤、铁等工业。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所以,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打出“求富”的旗号,大力举办轮船运输、燃料、原料、铁路、电报、纺织等民用企业。

——摘编自齐春晓《简述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企业》

材料二维新派认为,就当时形势来看,先要变通的就是富国之法、养民之法及教民之法。富国之法有六项:钞法、铁路、机器轮舟、开矿、铸银和邮政;养民之法有四项:务农、劝工、惠商、恤穷;教民之法也有四项:普及教育、改革科举、开设报馆和设立道学。此外,康有为还建议光绪帝裁撤冗官、紧缩机构、澄清吏治和改革官制。

——摘编自陈可畏《康有为<公车上书>与<应诏统筹全局折>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在近代化探索中的进步之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轰破了国人几千年“天朝上国”的迷梦。至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既要面对“发逆”之患,还要应对“洋人”之灾,困顿之势,尤若重病之躯,举步维艰。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中,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欲图根本之变革”,必需改变国民性,必须发动一场思想运动,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举步维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人物为救亡图存进行的主要探索。
(3)据材料三概括人们发动这场“思想运动”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概述其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国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代上海《点石斋画报》有一幅《伏阙陈书》,图上有题记:“台湾为南洋门户,自经李傅相与倭订约,允将全省拱手让之,全台人士义愤填膺……其闽省诸孝廉之在京会试者……赴都察院陈情,继而浙江、广东等十七省孝廉联名呈请代奏,众口一词,皆谓此地万不可让……”该图反映了(       
A.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国事B.民族危机动摇清政府统治基础
C.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D.台湾人民积极投身反割台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刊登《西学书目表》,著录近代以来译书约300种(见下表)。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不断有人续作。这一做法(       

西学13类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西政10类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杂类5类

游记、报章、格致、西人议论之书、无可归类之书
A.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潮B.沿袭了中体西用思想
C.促进了维新思想传播D.提出了民主科学口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