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坤一(18301902年),字岘庄,湖南新宁人,晚清军事家、政治家,廪生出身,湘军宿将,清末重臣。刘坤一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晚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通过研究留存的与其相关的史料,更能清楚地了解刘坤一和晚清社会。下表是部分与刘坤一相关的史料。

史料1《钦定剿平粤匪方略》

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五年(1866年)奏报、上谕

史料2《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

编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

史料3《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

编自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

史料4《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编自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史料5《请设铁路公司借款开办折》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史料6《东南保护约款》《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史料7《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史料8《新民丛报》(梁启超创办)

刊登《国闻短评:呜呼刘坤一,呜呼陶模》1902

史料9《清史列传·刘坤一传》

1928年出版

史料10《左文襄公书牍》(左宗棠)

1935年出版

史料11《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1958年出版

史料12《义和团档案史料》

1959年出版

史料13《刘坤一遗集》

1959年出版

史料14《碑传集三编·刘坤一神道碑》

1978年出版

史料15《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

1992年出版

史料16《洋务运动》

2000年出版

——摘编自冯静静、袁文科《中国近代史料在近代史研究中的运用——以刘坤一相关史料为例》等


(1)刘坤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上表对我们研究刘坤一在晚清社会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
2024-03-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六)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义和团运动期间,衡州“拳匪”曾代政府拟定过一份“合约”(节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各国前索赔款,一概作废;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编者按:4亿两)。

●各国兵船已在中国者,不准驶出;各国租价照今加倍;将总署交还中国。

●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

●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

●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

●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

●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

●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

●洋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大米不准出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合约”内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6-01更新 | 22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2023届高三高考考前热身押题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初年,河北义军进行抗金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山水寨,即靠山的入山扎寨,邻水的入水结寨。这使得女真骑兵难以进攻。保有山水寨的抗全义军一般来说都是具有相当规模的,而当时更为普遍的抗金斗争形式则是随处可见的民间自卫武装一忠义巡社。“巡社”是河北人民在金军入侵以后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地方武装,“恩、冀之间(今邢台、衡水一带),农民自制弓箭,保护一方,谓之巡社”。宋高宗建交元年(1127年),户部尚书“建言河朔之民愤于贼虐,自结逛社,请……联以什伍,而寓兵于农,使合力抗敌……乃以‘忠义巡社’为名”,同时制定了一套详尽的训练、管理制度。当时的忠义巡社不只乡村有,城镇也有:“其坊郭民户巡社,并依乡村巡社法施行,并以忠义强壮为名。”

——摘编自刘浦江《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宋辽金时代的战事》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鸦片战争之后几十年间,列强殖民侵略和西方教会恃强扩张的必然结果。虽然义和团运动失败了,但其中蕴含的中国人民反抗欺压、抵御外侮的精神,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持,也迫使列强认识到中国民众“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义和团是华北民间各种拳(刀)会与秘密教门的多元融混,其组织和活动形式中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但未把工具和运用工具的人加以明确区分是义和团的不足。

——摘编自彭淑庚《义和团运动不应被“污名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初年的忠义巡社和晚清义和团的相似之处及二者性质上的根本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道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镇反应。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捕编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例19世纪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实施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的理解。
2022-04-09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25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二 下图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全图》。


材料三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02年,梁启超在《国之旧史》中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阅读材料。

历史的记忆

相关人物记载出处
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使粤前夕:“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荀利社稷,不敢竭股肱以为门墙辱”《林文忠公传》
1840年“八月后,启明星不……以英类作乱,水师提督关天培、湖南提督祥福阵亡为应脸之证”《英夷入粤纪略》
18408月,林则徐被革职伙差大臣后,“柳知夷性无厌,得一步又进一步!若便威不能克,……造地船,则制夷亦……有种国家,虽顶理捐度,不敢自惜”《密陈办理禁烟抗英不能歌手片》
18409月,道元帝下旨将林则徐革职:“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林则徐赴成途中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传》
孙中山1900年惠州起叉术成功,孙中山曾回顾说,在广州起义失败时,人们还视其为“乱臣贼子”,而到惠州起义失败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表明“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孙中山全集》
义和团民时为怀来知县的吴永说:“庚子之役,于吾国创已巨矣,痛已深矣”“然拳匪虽陋,尚知惯外侮之侵迫,同心以卫国家。.特苦其智不足耳。缕指二十年来之事变,吾未尝不叹此辈之.影响,犹为术可厚非也"《庚于西狞丛谈序》
一位御史在奏折中所说:“方今天下强部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愤激久矣。每言及中东一役,愚父老莫不怆然泣下,是以拳民倡议,先得人和,争为投钱输粟。倡始山东,盛于直求,现传及各省。所至之处,人多赢粮景从。父老莫可拴束,妻子不阻挽,独悻悻以杀敌致果为心”《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观点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9-1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来这块克林德碑,是庚子年议和时设立,向德国赔罪的。为何要设立这块碑向德国赔罪呢?因为义和团无故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氏,各国联军打破了北京城,为(此)须要中国在克林德被害的地方设立一块石碑,方肯罢休。你说中国何等可耻!义和团何等可恶!

——1918年陈独秀《克林德碑》

材料二   义和团,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重要事件,其重要不减于辛亥革命,然而一般人不但忽略了他的重要,并且对他怀着两个错误的观念:

第一个错误的观念:憎恶义和团是野蛮的排外。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他们不看见义和团排外所以发生之原因——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

第二个错误观念:以为义和团事件是少数人之罪恶,列强不应因少数人之故惩罚全中国人民以巨额负担。他们不曾统观列强侵略中国,是对于全民族的,不是对于少数人的;剧烈的列强侵略,激起了剧烈的义和团反抗,这种反抗也是代表全民族的意识与利益,决不是出于少数人之偶然的举动。

——1924年陈独秀《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对义和团评价有何变化及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历史学家有时也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学家往往修正自己的史学观点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2020-11-2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形象的变迁



(1)以上图片涉及近代中国革命哪两个历史时期?图2、图3、图4分别反映近代中国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图5、图6中的中国形象产生于怎样的背景下?
(3)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形象的变迁的看法?
2020-08-20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一切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各国内也有与我们有仇的,也有与我们无仇的。我们要杀洋人,当杀那千军万马的洋人,不要杀那一二无用的洋人。

——陈天华《猛回头》

面对洋人,“越恨他,越要学他,越能报他,不学断不能报”,“即如他的枪能打三四里,一分时能发十余响,鸟枪只能打十余丈,数分时只能发一响,不学他的枪炮,能打得倒他吗?”

——陈天华《警世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义和团对“洋人”“洋货”抱有怎样的态度?原因何在?
(2)据材料二,陈天华对“洋人”的认识与义和团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3)就义和团运动和陈天华对“洋人”的认识谈谈你的看法。
2020-02-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08-200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中国外交之起,处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

——摘编自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的一篇文章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义和团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日战争使中国令“环球心折”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