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武帝《轮台诏》:“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摘编自《汉书》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旱、蝗并至,诏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乂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

——摘编自《资治通鉴》

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天理教攻打皇宫被镇压后,嘉庆帝下《罪己诏》通告全国:“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实中外之所同,朕虽再三告诫……奈诸臣未能领会,悠忽为政,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思及此,实不忍再言矣!予惟返躬修省,改过正心,上答天慈,下释民怨。诸臣若愿为大清国之忠良,则当赤心为国,竭力尽心,匡朕之咎,移民之俗;若自甘卑鄙,则当挂冠致仕,了此残生,切勿尸禄保位,益增朕罪。笔随泪洒,通谕知之。”

——摘编自《清仁宗实录》

1901年,光绪帝发布“自责之诏”:“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摘编自《清季外交史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武帝与唐太宗“罪己诏”发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汉至清“罪己诏”内容的变化及原因。
2024-04-08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2 . 以民族主义动员起来的基层社会在满足政府动员社会、抵御外辱的同时,也可能对现有社会秩序形成巨大的威胁,甚至可能酿成剧烈的社会动荡。这可以用来说明(     
A.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B.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C.义和团运动加速了清朝的灭亡D.辛亥革命能够成功的社会基础
3 . 必背要点
(一)政治
戊戌维新运动(1898、甲午战后、19世纪90年代末)
(1)背景:政治——________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经济——19C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________力量壮大;思想——维新思想兴起,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2)序幕:公车上书;高潮:百日维新;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结果:失败
(3)失败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________,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很强大③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④把希望寄托于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4)历史意义:对于________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体制。
义和团运动(1898)
(1)口号:________“扶清”具有爱国性质,但容易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放松警惕;“灭洋”表现出盲目的排外倾向,阻碍向西方学习。
(2)评价:积极性: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________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原因:甲午战后,列强妄图瓜分中国
(2)《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成为________:①划东交民巷为________;②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③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位居六部之上(政权的半殖民地化);
(3)影响:①政治:清政府沦为________,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进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②经济: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③思想:________观念彻底崩溃;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4)认识东南互保:客观上维护东南地区稳定,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20世纪初:清政府:“清末新政”(1901-1905年)
(1)原因:
________________侵华的打击,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②梁启超鼓吹________,获得张謇等知识分子的相应
③革命思想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借改革消弭革命
(2)目的:维护________的统治
(3)主要措施:
政治:减冗衙,修刑律,将总理衙门改为________,整顿吏治
经济:奖励________,振兴农业,1903年设立商部
军事:改革________,编练________
教育:1905年废________,广建学堂,鼓励________
(4)影响: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立宪运动”(1905----1911)
(1)原因: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
(2)目的:遏制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维护________统治
(3)主要措施:
①是________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
②设立议会③实行地方自治
(4)结果:
①加剧了___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清朝的覆灭。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
②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第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中国封建专制向“宪制”的和平过渡尝试
辛亥革命(1911)
(1)背景:
政治;①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②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加剧了统治危机;
经济:甲午战后,________初步发展,________力量壮大:思想:西方启蒙思想传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2)准备:建立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契机:四川保路运动,抵制清政府铁路国有:
(3)过程:①1911.10,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②1912.1,建立________
(4)结果:1912.2,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④1912.3,颁布________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①目的:防止袁世凯________;②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________;③性质:________宪法性质
(5)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________
政治:推翻了________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建立起________
经济:打击了________在华势力,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传播了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风俗文化: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________的藩篱。
辛亥革命的局限:①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________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②缺乏________的革命纲领;③不敢放手发动________;④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2022-10-3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六单元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挽救危亡的斗争
(一)戊戌维新运动
背景
(1)政治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________》,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________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的壮大。
(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过程

结果:运动失败。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________外,全部被废止。
影响
(1)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
(2)经济:推动中国________的发展。
(3)思想:推动________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失败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思考:据材料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1)原因:________
(2)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二)义和团运动
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________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3)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兴起:山东民众以“________”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当地官员的态度: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________的举措。
八国联军的镇压: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
(1)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2)慈禧太后采用“________”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评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掀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义和团揭帖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是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翦伯赞《义和团》


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1)进步性
________
②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迫使列强改变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
(2)局限性
________
②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三)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1)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经过
①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________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②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________保卫战。
③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________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④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3)罪行
①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扩大征伐,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________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4)结果: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1)签约: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________________、比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内容
①惩办“________”,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②向各国赔款白银________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③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________,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④拆除________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________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⑤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3)性质:《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4)影响
①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②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③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④《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知识补遗:
东南互保的影响
(1)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
(2)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江南地区的稳定。
(3)表明中央权威下降和地方势力的扩张,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4)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
(5)阻碍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运动的发展。
2022-09-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1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与辛亥革命-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者。——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吏新编》
材料三: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虐同群。——《义和团档案史料》
材料四:图二

材料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
(1)图一签订于哪一年?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
(2)材料二中的“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分别指什么事件?
(3)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4)材料三反映了义和团对“洋人”和“清政府”怎样的态度?为什么?
(5)图二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有何主要影响?
(6)依据材料五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实际反帝效果。
2016-11-18更新 | 5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回答:
(1)图一签订于哪一年?条约性质?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
(2)图二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中国社会性质又有何变化?
(3)图三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有何主要影响?
(4)从图一到图三三次不平等条约签订过程中经历了中国人民的些反抗?
2024-03-2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题
7 . 笔名是作者发表作品时所署的别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翻开晚清的书刊,当包天笑、陈冷、林白水、陈少白、于右任等卓然显赫的名字映入眼帘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其实只是笔名,对于他们的本名,人们却淡忘了;晚清笔名之盛,由此可见一斑。据统计,单是笔名超过几十个的就包括:李叔同(99个)、王韬(38个)、梁启超(38个)等;拥有十几个笔名者,不下40人。其中寄予政治思想的笔名为数众多,且有规律可循,基本延续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因而最能反映时代的风貌。

——摘编自程丽红《笔名与时代——晚清报人笔名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为背景、以救亡图存为主题,自拟一笔名,并作简要说明。(要求:不得使用材料中已提及的笔名,紧扣时代,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中国人民经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洗礼,提高了民族觉醒和政治认识,所以义和团运动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这表述的是义和团运动的(     
A.过程B.影响C.目的D.背景
2024-01-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一   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更是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1)结合所学,列出材料一中“大变局”的具体表现。写出康有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依据而撰写的两部著作名称。简述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部分研究资料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教案》(晚清的“教案”即民众与教会纠纷或冲突的案件,此书收录大量与义和团兴起有关的“民教冲突”案件)
劳乃宣《义和拳教门源流考》1899年(劳乃宣时任直隶吴桥知县)
袁昶《乱中日记残稿》1900年(袁昶为清朝大臣,因反对义和团被朝廷处死)
《直隶总督裕禄折》1900年,见《义和团档案史料》
《窦纳乐爵士致索尔兹伯里侯爵函》1900年,见《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窦纳乐时任英国驻华公使,索尔兹伯里时任英国首相)
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1900年(普特南·威尔为当时英国在华记者)。
《论义和团事中国与列强之关系》,《清议报》1900年(《清议报》是梁启超主办的立宪派报纸)
《军机处寄各省将军督抚上谕》1900年,见《义和团档案史料》
《议和难善后更难说》,《汇报》1900年(《汇报》为晚清商业性报刊)
《论列强对中国之政策即中国之前途》,《清议报》1900
佚名《拳匪起祸李鸿章外交文件》1900
《惩前乱而毙后患说》,《(上海)万国公报》1900年(《(上海)万国公报》为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报刊)
文悌《庚子西幸纪程》1901年(记载慈禧太后西逃和回京,文悌时任河南府知府)
吉田良太郎、八咏楼主人《西巡回銮始末记》1902年(记载慈禧太后西逃和回京,作者身份不详)
支碧湖《续义和拳源流考》1906年(支碧湖为清朝进士,曾任知县,参与镇压义和团)

材料四   探究主题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起源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
外国列强与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对晚清时局的影响
(3)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三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对应的序号。参考材料三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四中任选一个主题,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

材料五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自己特色的革命新道路。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4)依据材料五、结合1927年—1934年之间的相关史实,指出中国共产党“掌握武装力量”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2024-01-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表所示为我国学者对19世纪末山东义和团运动主要领导人的阶级出身的调查统计情况。这有助于解释义和团运动(     
阶级背景山东全省鲁西南鲁西北
人数/人占比/%人数/人占比/%人数/人占比/%
地主(含部分家庭)2022.5833.31027.0
自耕农3438.21250.0924.3
佃农或雇农2224.714.21335.1
商人、小贩及其他职业55.628.338.1
A.被清廷收编的必然性B.兴起和传播的主要路径
C.与反洋教斗争的关系D.反封建色彩淡薄的缘由
2024-01-1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