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运动席卷中国北方数省。为阻止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蔓延至自己的辖区,东南地区的官僚买办等势力在列强的诱致下,以“保全疆土”为幌子,达成所谓“互保”意向,这就是近代历史上的“东南互保”。这说明,“东南互保”(     
A.遏制了列强在华扩张的势头B.瓦解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
C.导致地方实力派与朝廷对抗D.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初年,河北义军进行抗金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山水寨,即靠山的入山扎寨,邻水的入水结寨。这使得女真骑兵难以进攻。保有山水寨的抗全义军一般来说都是具有相当规模的,而当时更为普遍的抗金斗争形式则是随处可见的民间自卫武装一忠义巡社。“巡社”是河北人民在金军入侵以后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地方武装,“恩、冀之间(今邢台、衡水一带),农民自制弓箭,保护一方,谓之巡社”。宋高宗建交元年(1127年),户部尚书“建言河朔之民愤于贼虐,自结逛社,请……联以什伍,而寓兵于农,使合力抗敌……乃以‘忠义巡社’为名”,同时制定了一套详尽的训练、管理制度。当时的忠义巡社不只乡村有,城镇也有:“其坊郭民户巡社,并依乡村巡社法施行,并以忠义强壮为名。”

——摘编自刘浦江《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宋辽金时代的战事》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鸦片战争之后几十年间,列强殖民侵略和西方教会恃强扩张的必然结果。虽然义和团运动失败了,但其中蕴含的中国人民反抗欺压、抵御外侮的精神,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持,也迫使列强认识到中国民众“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义和团是华北民间各种拳(刀)会与秘密教门的多元融混,其组织和活动形式中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但未把工具和运用工具的人加以明确区分是义和团的不足。

——摘编自彭淑庚《义和团运动不应被“污名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初年的忠义巡社和晚清义和团的相似之处及二者性质上的根本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晚清某告示写道:“窃有天主教,由咸丰年间,串结外洋人,祸乱中华,耗费国帑……今以上天大帝垂恩,诸神下降,赴垣设立坛场,神传教习子弟,‘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该告示出自(     
A.太平军B.维新派C.义和团D.革命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义和团运动反推了“开民智”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全民动员的民族抗争运动的兴起,继起了抵制洋货等运动,新知识群体、传统绅士等知识精英,常常直接诉诸群众力量的态度,既体现了“社会启蒙”的成功,也反映了当时“民间社会”势力的茁壮。材料旨在说明(     
A.民族群体意识的觉醒B.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C.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义和团揭帖,大多以精于象纬之学、料事如神的预言家《刘伯温碑记》的形式出现。图4所示揭贴部分原文为:“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和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这体现了义和团

义和团揭帖
A.具有爱国与迷信的双重性B.利用揭帖广泛的发动人民
C.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D.主张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2022-05-06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西校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00年1月清廷颁布了一道有关处理教案的上谕。在这道上谕中,清廷要求地方督抚慎重处理各地教案,不可将反对洋教者一概“目为会匪”,“良莠不分”……地方官在处理此等民教案件时,应该“只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不论其会不会、教不教”。由此可知,清政府
A.试图操纵和利用反帝势力B.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积极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D.谋求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
7 . 搜集材料开展主题研究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图是某班学生搜集的图片资料,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反对专制统治B.反抗外来侵略C.探索革命道路D.学习西方制度
2022-04-09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考前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00年11月《中国旬报》评论义和团,认为尽管义和团是"愚民","其举动可哂,其惨杀可恶,其热心则可嘉","义和团与外国争权,斯岂非中国自立之绝大起点?"该评论旨在强调义和团
A.盲目排外且愚昧无知B.显示出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C.与以往农民运动无异D.标志国人近代主权观形成
2022-03-23更新 | 48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并迅速发展到直隶,在进入京津地区以后,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反响。在长城内外、黄河中下游、长江两岸、两广、西北和西南的边远地区,都有反帝活动与义和团相呼应。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民主革命思潮的广泛传播B.中西方之间矛盾十分尖锐
C.反帝反封建顺应时代潮流D.中国社会矛盾已趋于汇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这里的“鬼子”是指
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日本军队
2022-02-17更新 | 1941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恒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