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危机的加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9年,林则徐赴任广州主持禁烟,途中便派人“先赴海口代访夷情”。至广州后,他又组织有关人士编译《澳门新闻纸》,借以采访夷情。经过调查,林则徐认为禁烟重点应是杜绝鸦片来源,便要求外国鸦片贩子于三日内缴交所有鸦片,并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同时,他还意识到“内地兴贩已久,囤积之家定必不少”,于是颁布法令规定:“所有内地民人贩鸦片、开烟馆立即正法,吸食者亦议死罪。”鉴于广州官僚机构的腐化,林则徐还倡导民间组织“绅士公局”,以宣传禁烟及收缴鸦片,并规定“倘有客商违例夹带吸食,许该船户前赴沿途地方官密行首禀”。

——摘编自李桂屏《试析林则徐禁烟斗争的特点》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美法诸国逐渐同意禁向中国出口鸦片。1909年,各国在上海召开了万国禁烟大会,揭开了国际联合反毒禁毒的序幕。与此同时,甲午战争后中国部分知识分子提出“不先禁烟,即开矿亦无用也,即练兵亦无裨也”,纷纷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禁烟和批评清政府的鸦片政策。国外华文报刊也指出吸食鸦片是民族衰落的主要原因,呼吁华人同胞禁吸鸦片。在当时社会,不仅舆论要求禁烟,国内外禁烟组织活动也相继开展。如在维新变法期间,徐勤等在多地成立戒鸦片烟总会,不仅配制戒烟药丸,还编写、印刷戒烟歌等传示各地。一些乡约民规中也顺应潮流,加入了自禁鸦片、稽查烟馆等内容。至1910年,由资政院议员及学绅界人士组成的中国国民禁烟会在北京成立,并在各地积极协商设立禁烟分会。至此,清末民间禁烟运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摘编自于海斌《清末民初时期的民间禁烟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则徐禁烟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民间禁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评价该运动。
2 . 1905年,天津《大公报》发表的文章指出:“自抵制美约之问题出现以来,民气之发达光芒万丈,亘耀全球。”据不完全统计,国内160多个城市相继出现了“拒约会”“争约处”“抵制美货公所”等团体。这反映出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兴起B.政府主动抵抗欧洲侵略
C.国人民族意识逐渐觉醒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3-06-13更新 | 23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7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一个没有组织而左右舆论的政治派别。一班以清高博雅自重、以指弹时政为任的士大夫,标榜风节,“严义利之分”,内恤民愿,外争国权,以经世匡时为己任,屡上封事,一时遂有“清流党”之称。“清流党”的出现
A.体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B.表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升级
C.是适应现实需要的自救行为D.遏制了晚清王朝的吏治腐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