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危机的加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民族危机与抗争

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协议虽未签字,但在清政府危亡之际,地方大员寻求“自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青春》(1916年发表于《新青年》)

材料三   19374月红军指战员钟士灯致父母家书

原文摘录: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现在说起到达北方,使用(实行)国共合作、释放一切政治犯,联合(了)许多抗日友军,国家已经和平。

材料四   1949101日)夜晚十点钟以后,我从天安门回到了宿舍,兴奋得不能合眼,我坐在桌子前面,拿起笔在纸上写着,反复地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巴金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青春》发表的时代背景。
(3)阅读材料三,判断其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史料价值。
(4)阅读材料四,指出使作者“兴奋得不能合眼”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2024-02-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30,40年代,与英军的船坚炮利相比,清朝水师舰船多为小型船艇,而且大多使用经年,陈旧低劣。战船船体全为木质,无白铁皮或铜皮包裹,无法防护大直径实心弹撞击或燃烧,防护性极差。清军平常工作主要是维持治安等,大都散居各地,此编制利于“治民”但难以集中御外。这可以用来说明晚清(       
A.军备废弛影响对外战争效果B.官员海洋主权意识薄弱
C.常备军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D.东南沿海地方治安混乱
3 . 19世纪40年代,晚清政府及官员们称西方事务为“夷务”,60年代称其为“洋务”,20世纪初称其为“外务”,并于1901年设立“外务部”。这反映了(     
A.社会各阶级开始了国家出路的探索B.维新变法日渐深入
C.清政府对世界的认知逐渐发生改变D.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容闳

容闳出生于广东香山的贫困农家,幼时就读于澳门的一所教会学校,学习英语和近代自然科学课程又兼习《四书》《五经》。后来容闳在校长的资助下进入美国马萨诸塞州一所学校就读,阅读了大量西方著作,尤爱读《爱丁堡评论》(苏格兰启蒙派的重要阵地)。185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决心用自己的新知识改造旧中国。

容闳回国后,把改造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太平天国身上。1860年他拜会洪仁玕时提出创办新式学校,创立现代银行、金融制度等建国之策。但经过一番考察,容闳对太平天国相当不满和失望。1863年,容闳受曾国藩“三请”,帮助建立制造来复枪的工厂。容闳认为,中国最需要的不是制造枪炮的工厂,而是制造“机器母厂”。曾国藩采取这一建议并付诸实施。1854年至1872年,历经18年的不懈努力,容闳最终促成首批30名官派幼童留学生赴美。留美幼童受到西方文明影响后发生巨大变化,被顽固派诬告为“毫无管束,遂致抛荒本业,纷纷入教”。1881年,首批留学生被强令回国。人数不多的留美幼童在中国近代困难重重的转型中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1898年,容闳参加了保国会成立大会。后来,容闳认识到难以在体制内改革清政府,于是走向了暴力革命,积极筹款支持革命派。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给他写亲笔信,邀请他担任要职。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容闳的个人经历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1-24更新 | 664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