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
2 . 学者萧功秦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政治选择》中认为,牛头上的马嘴,中国的情况就是在一个高度专制传统的农业社会上面,安放着一个高度西化的政治系统。材料认为中国宪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为主,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B.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家尚未独立
C.专制主义历史悠久,顽固势力强大
D.国民缺乏宪政意识,封建思想浓厚
2021-05-07更新 | 56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同盟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保护女性权利B.社会转型时期男女地位平等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社会风气变化
2020-12-07更新 | 1727次组卷 | 8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9-2020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民国初年,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数百个号称为“党”或“会”的政党或政治派别,如“中华民国联合会”“统一党”“统一共和党”等等。民国初年党派林立反映出
A.不同社会阶层严重对立B.政党政治逐渐趋于成熟
C.国民急切希望参政议政D.统一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2020-11-19更新 | 760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20世纪初,美国有一篇文章题为《最新的最伟大的共和国》写道;“令人注意的是,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该文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6 .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变,同时也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这主要是指
A.推翻了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
B.推翻了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瓦解了自然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
D.结束了封建制度,传播了民主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40—1894年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D.1946—1949年
2019-06-10更新 | 4818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这样描述近代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运动能够充分证明该观点的正确性
B.该现象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未成功的重要原因
C.该现象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得到改变
D.作者正确地揭示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民主革命的特点
9 .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终结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D.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概而言之,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只是政治的演变往往有明确的界标,而文化的变迁却没有清晰的标志。
——摘自胡宝固《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材料二 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士大夫中最早显示出这种差异性的就是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先行者。
——摘自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三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次,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是我们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说的“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一致性”?并结合史实说明在“龚、林、魏”之后晚清士大夫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的具体表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意义。
2016-12-12更新 | 10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