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竹枝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形成下面这首竹枝词中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
“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A.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称帝B.总理人选的频繁更换
C.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薄弱D.辛亥革命后政局动荡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二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


(1)根据材料一,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
(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立宪政体在中国不能真正建立的原因。
2023-11-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武邑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历史试题
3 . 1912年,共和政府在中国昙花一现,很快变成军阀官僚统治,近代中国始终没有建立起完整意义上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B.资产阶级极为软弱
C.中国社会性质的阻碍D.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如表可以推知当时(     
1919年、1925年各省岁出预算分类表   
年份岁出总数(万元)军费数(万元)其他项目(万元)
1919年14100.07708.66391.94
1925年25379.718241.97137.8
A.民族工业发展提高了政府的财政税收
B.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使军事耗费剧增
C.军阀割据混战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D.军费开支使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四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国时期各个军阀势力在军事上的自主及其对各省的实际控制,为他们各自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不受中央政府的行政控制,却没有任何一个军阀公开挑战中国作为一个领土完整的单一国家的观念。每当某个军阀或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先总要发表通电,攻击对方破坏国家统一,声称自己出兵是为了捍卫政治统一和国家利益,或者是为了全国的和平及秩序,或者是为了保卫约法,反对当政派系的独裁和滥权。此现象的出现源于(     
A.民国初期的制度设计B.传统价值的政治认同
C.民国时期的思想解放D.列强威胁的外部环境
6 . 一战爆发后,协约国邀请北洋政府参战。1917 年 8 月 14 日,北洋政府宣布对德宣战,“以工代兵,赴 欧参战” 。此后,中国劳工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从事挖战壕、修工事、掘埋尸体、筑路架桥等等 最艰苦繁重的工作。中国劳工参战(     
A.为了迎合帝国主义的需要B.体现了军阀政权的腐朽
C.表明中国属于协约国成员D.目的是为了争取国际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民国初期的“府院之争”,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国家机构之间为争权而发生的矛盾冲突,在资本主义民主体制下是一种常态。但是发生在刚刚脱离有几千年专制传统的、初建共和的民国,则不能不有其特殊原因。这里的“特殊原因”主要是指(     
A.古代帝王权力观念根深蒂固B.临时约法在制度设计上的不足
C.黎段二人政治性格上的缺陷D.美日对中国政局的插手与干预
8 . 1917年6月,《新闻报》发表漫画《这把交椅能坐几人》(下图)。作者力图(     
A.讽刺军阀纷争的政治现实B.揭露假民主真专制的骗局
C.暗喻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呼吁建立民主包容的政府
9 . 袁世凯死后,各种形形色色的党派又复活了,“此时实为变党为朋之最盛时期,大半以金钱势力为结合,无一定之主张,故结果给国人以至坏之印象”。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源是,当时(     
A.军阀割据扰乱政治生态B.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
C.封建势力阻碍政党政治D.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经验
2022-10-31更新 | 50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民国十四年,鲁迅写道:“试将记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们中国无关。”鲁迅在此抨击的时局是
A.昏君当道、国家分裂B.强敌压境、内战不休
C.统治腐朽、政治黑暗D.政权更替、国土沦丧
2022-05-18更新 | 31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