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审察今日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我们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都应援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这不是无产阶级降服资产阶级的意义,是不使封建制度延长生命和养成无产阶级真实力量的必要步骤”。这一认识(     
A.推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有利于国共合作问题的讨论
C.导致工人运动陷入低潮D.引起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
2024-04-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位近代名人在给朋友的信件中写道:“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但自然不知道可确的。一、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佩孚)逃保定。但总而言之,即使要打折扣,情形很好总是真的。”该信件中所描述的事件(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B.奠定了国共合作基础
C.推动了解放战争胜利D.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024-02-25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下列足迹与史实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足迹史实
A广州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瑞金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创建抗日民主政权
C延安《论持久战》发表,形成全面抗战路线
D西柏坡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A.AB.BC.CD.D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演讲中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劳工神圣”思潮很快在中国兴起。五四运动中的“六三”大罢工及随之不断发动的罢工运动被视为“劳动运动的曙光”。五四知识分子将初步接受的“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阶级争斗”等概念,运用到对劳工界的社会调查中,以具体事例、详实数据呈现劳工的生存状况,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解释。

——摘编自熊秋良《“寻找无产者”:五四知识分子的一项社会调查》

材料二   钱杏邨调查南京胶皮车夫的状况后认为,车夫“每天就做那非人生活至‘力竭声嘶’也不能供养一家……只给那吃人不出血的资本家弄资产”。包惠僧调查武汉工人状况后提出,要使工人不受资本家的支配,第一,“非先有阶级底觉悟不可,要如何使佢(他)们发生阶级的觉悟?那么,惟有劳工教育四字”;第二,“要打破资本主义,就要阶级争斗,劳工必先有强固的团结”。

——据《劳动界》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意义。
2024-01-22更新 | 34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伐战争引发政权更迭,南北易势,从此中国进入国民党统治时期。政权鼎革使社会上出现了 “革命军北伐、司法官南伐”现象。这既与奉系张作霖势力控制北京政府推行高压政治有关,也与国民党的境遇有关。国民党虽几经改组,但其思想纷歧、组织散漫、人员庞杂、党力低下可谓痼疾。随着北伐战争迅速推进,国民党控制地域急剧扩大,管理与建设人才严重不足,与北方势力妥协过程中使大量的北方官僚、政客进入国民党政权中。历届民国政府均谋求撤废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1927年南北政权鼎革后,在撤废领事裁判权的外部压力下, 南京政府只能在接续北京政府司法系统的基础上继续展开工作, 而无法真正另起炉灶。受“司法独立”思想的影响,司法官员不得参加政党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司法不党”理念也影响了司法官南伐。

政权鼎革中司法人事延续,有利于承续北京政府司法基础,实现国家司法运转的平稳过渡,但对国民党而言,也带来很多问题。这些司法人员与国民党并无渊源,对国民党理念与统治方式未必认同,“反党”现象频发;以北京政府司法官员为班底的南京政府司法系统,无法成为国民党政治斗争的有力工具。

-----摘编自李在全《革命军北伐,司法官南伐——-1927年前后的政权鼎革与司法人事延续》


(1)根据材料,概括司法官南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司法官南伐的影响。
2024-01-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改变了党的一大文件中“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的规定,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这一变化(       
A.表明中共的探索从国情出发B.反映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将发生变化
C.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D.创新发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7 . 根据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社会主义”一词出现34次;1919年,“社会主义”的使用次数激增至104次;1921—1922年间高达685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的持续发展
C.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2024-01-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正因为它具有了人民大众的、统一战线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基本特征和无产阶级自觉参与并参加领导这一本质性特征,才使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同,由此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由此可知,该事件为(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诞生D.国民革命
2023-12-2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7年1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国民党的政治影响主要局限在城市中上层,而乡村地区由于共产党的深入工作,其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国民党可能会在广大农村失去支持。“由此可知,当时(     
A.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不断发展壮大B.国民党开始注重农民运动
C.国民党的政策受到城市居民欢迎D.国共合作存在分裂的隐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李鸿章等一批封建官僚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发起了洋务运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共和制道路”,发动了武昌起义,最终于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1917年,以宣传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科学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兴起,而后期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思潮主流。

——摘编自刘仓有《简析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材料二   20世纪初,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寻求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探索与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破除了对儒学的迷信;五四运动的洗礼,破除了对西学的迷信。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感召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武器。

——摘编自袁银传、兰国汝《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背景、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及其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