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风云变幻的十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二   这一切都是由以下两方面因素促发的:一方面是由二十一条和巴黎和会的山东决议所激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有一种学习西方、试图从科学和民主的角度重估中国的传统以建立一个新中国的企望。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各用一例说明“五四”前后所呈现的不同文化倾向。
(2)材料二中的“两方面因素”分别促发了什么运动?结合相关史实,简述这些运动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方向有何影响?
2019-12-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

——摘编自毛泽东《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表示,要以中华民国国民的身份致力于两件事,一是享中华民国“国民之自由”,一是尽中华民国“国民之本分”,即发展实业,为实现全民共享幸福和安乐打基础。1923年以后,他认为,在辛亥革命以后十二年之中,人民不但是没有享民国的幸福,并且年年都是受痛苦,“就是由于革命没有成功”,“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

——摘编自胡雪莲、邱捷《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回顾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所具有的新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五四运动具有这些新特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孙中山认识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024-05-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在探索国家出路上不断深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鸦片战争,少数有识之士更认识到外国有所长、中国有所短,产生了学习西方的思想。道光二十年(1840年)八月,林则徐曾奏言:“自道光元年至今,粤海关已征银三千余万两……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致尚形棘手。”此语后来被魏源表述为:“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故康先生之上皇帝书曰,守旧不可,必当变法……而我皇上亦深知此意,徒以无权不能达行,故屡将先生之折交军机总署会议,严责其无得空言搪塞,盖以见制西后,故欲借群臣之议以定之也。无如下有老警守旧之大臣,屡经严责而不恤,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一切请命而不行……使不然者,则此三月之中,旧弊当已尽革,新政当已尽行。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林则徐和魏源在探索“制敌”方面的具体贡献,并概述他们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认为新政未能“尽行”的原因,并运用唯物史观予以评析。
(3)根据材料三、从探索国家出路的视角概括五四运动的意义。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的三个层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