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出:“在中国的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历史阶段实现之前,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丧失其历史的进步意义;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中共一大到二大的转变便是明证。”作者意在强调(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合理性B.社会主义革命的迫切性
C.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先进性D.中国国情特殊性复杂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产生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取得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获得哪些发展?
2023-04-04更新 | 304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不得摘抄原文,否则0分)

材料一 “文化觉醒”理论为解读近代中国文化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我想甲午中日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中国终于在悲情的状态下重新出发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马勇《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1919年5月,李大钊把《新青年》六卷五号编辑为“马克思研究”专刊……此外,还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

——摘编自李步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1)鸦片战争后初期中国产生了哪些“先觉者”?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带来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并分析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理由。
2023-03-3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新文化运动早期,陈独秀认为真正的民主宪政应沿着“唯民主义”的思路进行,由人民自己“实行自动的人民自治”。1920年,陈独秀指出:“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这一变化表明陈独秀(     
A.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B.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
C.阶级立场的自觉蜕变D.维护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文学革命方兴未艾B.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兴起D.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2023-03-28更新 | 233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提出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李大钊和陈独秀相商,认为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酝酿和准备,成立全国性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通史》

材料二:八七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总结了过去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党新的策略路线,扭转了党内的混乱状况,整顿了党和革命队伍,对领导人民坚持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刘克梁《试论八七会议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材料三:遵义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会议通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博古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是战胜川、滇、黔的敌军,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史1919~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7 .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走到曹宅前面的时候,那些预备牺牲的几个热烈同学,却趁着大家狂呼着的时候,早已猛力跳上围墙上的窗洞,把铁窗冲毁,进入曹汝霖的住宅里去……因为他们到处搜不出那确实被大家证明在内开会未曾逃出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只得烧了他们借以从容商量作恶的巢穴,以泄一时的愤怒。

——匡互生《五四运动纪实》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就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材料三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红色歌谣。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近代中国的民主发展道路中,先后经历了从“走日本人的路”,到“走美国人的路”,再到“走俄国人的路”,最后到“走自己的路”的艰难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并指出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一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段红色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走出自己的路的?
2023-03-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20世纪初某知识分子曾说:“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努力前去为人类活动,做出一点有益人类的工作。”这段材料可以说明(     
A.辛亥革命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B.国人从俄国十月革命中受到启发
C.民主价值观的重建获得广泛认同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已经明确
2023-03-13更新 | 509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福建卷)
9 . 1920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秘密成立,19位发起人中有16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参会的152名会员中有超过1/3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B.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D.有利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始于(     
A.中共一大的召开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南昌起义的爆发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