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1918年评义和团:义和团无故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氏,各国联军打破了北京城,须要中国在克林德就害的地方设立一块石碑,方肯罢休;你说中国何等可耻!义和团何等可恶!

——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

材料二   陈独秀1924年评义和团:义和团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重要事件,其重要不减于辛亥革命……,剧烈的列强侵略,激起了剧烈的义和团反抗,这种反抗也是代表全民族的意识与利益……,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一部分荣誉!

   ——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陈独秀对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的评价?
2023-05-3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市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三校协作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近代某一时期的宣传画,由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印制,宣传画大意为依靠民众的力量可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与该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土地革命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2023-05-2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中学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1920年8月,《劳动界》创刊号发文: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他们的事情。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他们的事情了,或者将来苦得要比现在好一点。创办该刊物意在(     
A.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B.启发工人阶级思想觉悟
C.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号召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微,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     
A.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B.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D.广州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
2023-05-26更新 | 606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陈独秀积极参与并领导了五四运动,他在这场运动中受到了洗礼。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指出国民要有“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以及“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号召全体国民团结起来发挥民族自卫的精神。如果说巴黎和会前陈独秀只是深刻认识到中国民主共和前途的艰难,并没有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本身失去信仰,那么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于是,陈独秀一改过去完全否定过激派的态度而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产生了同情。

摘编自:令狐乔丽《五四运动前后促使陈独秀彻底完成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四重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因。
2023-05-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中学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革命派,以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这改变了党的一大文件中“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的规定。这一变化(     
A.表明中共放弃了革命领导权B.保证了国民革命的开展
C.反映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D.为国共合作创造了条件
7 . 1919年,中国社会各界对山东尤为关注,全国各大报纸如《晨报》等发表文章,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德国强占胶州湾B.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C.列强侵略的加剧D.袁世凯签订了“二十一条”
8 . 1920年1月,孙中山致海外同志的信中说:“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这表明孙中山(     
A.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B.找到取得革命成功的道路
C.致力于推动思想解放运动D.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威力
9 . 如表为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主要渠道的部分研究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渠道一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等人在日本留学期间逐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中国知识分子主要通过译介日本期刊上有关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从而在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周恩来、蔡和森、陈延年等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在留学欧洲时,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们向国内志同道合者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渠道二十月革命的炮声把马克思主义送到了中国,19211月瞿秋白赴苏俄学习,学习期间他不但读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还直接接触到了列宁的思想,也是早期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学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先后派出了大批干部赴苏联学习,而且越往后,马克思主义通过这条传播途径所起的作用越大。1930年以后,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就被大量地翻译成中文,传播到国内来了。

——摘编自俞樟华、俞扬、陈含英《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主要特点概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的变化做合理的解释。
2023-04-21更新 | 477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历史上的国民政府曾经数易其所在地,每一次的变动,其背后都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意义,观察如图,在②处发生的事件,标志着(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D.抗日战争的胜利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