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下表为近代某些刊物的发刊词摘选。
时间刊物名称发刊词
1919年浙江新潮改造旧社会,实现“自由”“互动”“劳动”的新社会
1920年劳动界启发觉悟、促进阶级团结
1922年人声为人类谋均等幸福
据此可知,此类刊物的创办旨在(     
A.发展新文化运动B.阐明民主革命道路
C.宣传马克思主义D.寻找国共合作基础
2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天津总商会致电政府:“息于津埠之劳动者数万众,现已发生不稳之像。”敦促政府“急以明令并惩曹陆章及保护学生以谢国人”。与该电报相关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的产业工人在1913年只有60多万人,到“五四”之前,已达到了200万人。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逐渐成长,并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表现出不可估量的阶级力量,产生其政治代表已是大势所趋。材料可用于说明(     
A.五四运动过程具有曲折性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符合中国的国情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4 . 陈旭麓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实并不同义。”符合前后两种“爱国主义”定义的典型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B.五四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和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和清末新政
5 . 创刊于1923年的《中国青年》杂志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青年的精神追求。

《中国青年》第36期、第106期封面
依据图,可见当时《中国青年》杂志(     
A.通过时政述评引导青年运动B.探索工农结合的革命新道路
C.促进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D.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2023-02-08更新 | 34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产生了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2023-02-06更新 | 86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1919年3月,邓中夏等人组织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并把人力车夫、产业工人作为启迪反帝反封建觉悟的首选对象,甚至五四运动后,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还深入工矿企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表明(     
A.国民觉悟得到提升B.救亡之路出现转向
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D.新型政党开始筹建
2023-02-02更新 | 802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五校教学联合体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     
A.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B.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
C.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D.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
2023-01-18更新 | 152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各种矛盾在中国空前激化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和国际关系诉求,通过以青年学子为先锋队的全民族抗争,首次成功扭转了政府的外交决策。材料中的“它”(     
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兴起B.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宣传了中共的救国主张D.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