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1919年5月10日,日本《大阪每日》对当时中国的局势评论道,“一些外国人(美国人)出于自身目的而煽动排日热潮。”导致当时中国局势的真实情况是(       
A.列强在华争夺的加剧B.中国外交失败的刺激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帝国主义瓜分的狂潮
2024-03-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任务一】谶语

谶语是中国古代反映重大政治变动的神秘预言,《史记·项羽本纪》中,“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1)“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谶语。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证了这一谶语的史实。
【任务二】军歌

军歌能够体现一支军队的时代使命。《国民革命歌》最初由共产党员邝墉在1926年编写,其歌词为:“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曲后来被广泛采用,并编入《国民革命军歌集》印发给部队。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革命运动最大的功绩以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任务三】民谣

民谣反映了社会的变迁。20世纪90年代,社会上流传着“40年代全民扛枪,50年代全民炼钢,60年代全民备荒,70年代全民下乡,80年代全民经商,90年代都想把大款当”的民谣。


(3)依据材料,任选两个年代的民谣内容,指出能反映这一民谣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其时代主题。
2024-03-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共“一大”将中国革命的性质定为社会主义革命;中共“二大”提出革命的两步走战略,首先进行“民主革命”;不久,又将“民主革命”改称“国民革命”。这一变化(       
A.说明对中国国情认识加深B.说明了党斗争方式变化
C.表明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D.体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4 . 1923—1926年,《新青年》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刊,除了更为深入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还用马克思主义探讨国共合作的可行性、论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驳击国民党右派的观点等。据此可知,《新青年》在当时(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B.加速了民主革命转型
C.彻底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D.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0年3月,由李大钊主持,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一个研究会,其办公室和图书馆取名为“亢慕义斋”(“亢慕义”为德文的音译)。据此判断,该会主要研究方向是(     
A.西方民主政治B.马克思主义学说C.近代自然科学D.白话文与新文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建党到大革命失败前夕的短短6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由起初的50多人,发展成拥有近5.8万名党员、领导着280余万工人和970余万农民的政党。据此可知,大革命
A.教育和锻炼了中国社会各阶级B.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威望
C.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同学为写一篇小论文收集到一些资料(1)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让中国人看清了西方列强的真面目。(2)五四运动的爱国热潮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这个东方大国带来了新的希望,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和青年人的观念转变。请为他的论文选择一个最适合的题目(     
A.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救亡之路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C.中国近代外交面临严重困境D.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的否定
2023-12-26更新 | 20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五四运动初期,上海英美租界当局常常表示对学生和新式知识分子的同情。从6月6日开始,他们将学生运动称为“骚乱”,禁止游行、集会,镇压一切罢工和抵制日货运动。这反映出英美租界当局(     
A.对北洋政府镇压政策的配合B.对民间抵制日货运动的不满
C.对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敌视D.对无产阶级革命扩展的担忧
9 . 20世纪20年代初,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如广东青年彭湃在其撰写的《告同胞》中说:““政府’利用法律,来榨取我们的财产,扩充军备……遂致社会时时酿出种种的变乱……根源在于“社会制度之罪恶’。我们不得不找个治疗的手术——‘社会革命’”。据此可知,当时(     
A.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B.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扩大D.社会革命已成为社会共识
2023-12-20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915日,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其中“文明起源”涵盖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肇始文明曙光的进程,“宅兹中国”主要涵盖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大国一统”讲述自秦统一全国后的历史,“和融万方”聚焦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民族觉醒”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救亡图存历史。从远古发现到仰韶文化,从二里头遗址到《湘江评论》,中国考古博物馆以立体方式,讲述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发展壮大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近代,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全景方式,呈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从文明起源到民族复兴,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宏大叙事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历程。

任意选取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某一陈列专题,结合史实谈谈这一专题的观后感。(要求:明确所选取的陈列专题,须有史实依据,解释合理,逻辑清晰)
2023-11-22更新 | 163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