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五四运动前后,关于妇女问题的讨论很广泛,涉及女子教育、恋爱自由、社交公开、婚姻家庭和解放奴婢、妇女解放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女权事业取得进步B.“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C.女权运动推动时代变革D.五四运动提高妇女政治地位
2023-11-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主要强调“重义轻利”的道义论,但事实上功利论的思想也一直贯穿其中。明中后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批判重农抑商,倡导功利价值的思想开始涌现并在当时掀起了狂潮,其中有三位个性突出的代表人物:李贽、唐甄、颜元。不管是“夫欲正义,其利之也”,还是“财用足,礼义兴”,抑或是“正谊以谋利”,这些人物都将“利”和“义”放在了一起。不同于西方的功利论,明清功利思想展现的是“利济天下”的社会目标,其目的是富国爱民。

——摘编自周蓉《明清功利论思想研究》

材料二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运动发生以后的一些现象跟原来的新文化运动是抵触的,这个政治运动中经常是限制别人自由的,但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当时新文化运动还在往前走,经过政治运动催化后,新文化运动走到了另外的方向,从原来的个性解放变成反政府,后来就从反政府走向政治了。再后来,五四青年开始分化,什么国家主义派、自由派、无政府主义、布尔什维主义都出来了。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运动,却是从俄国输入的。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思想界发生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五四运动时期思想界的变化及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和五四运动时期思想变化的相同之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毛泽东和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谭平山曾联名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发出建议:“应联合商民、学生、农民、工人并引导他们到党的旗帜下。从人民中建立的新军队将用新的方法和新的友好精神捍卫民国。”由此可知,他们的主张(     
A.要求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B.憧憬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C.强调团结一切力量抗日救国D.旨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五四运动后,列强对中国民间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外交官芳泽谦吉到中国来要先拜访学生代表;代表英美法三国到中国来组织新银行团的拉门德,花费了大量时间征求中国各民众团体的意见。这从侧面表明(     
A.列强已经转变为平等对待中国的态度B.五四运动推动了国民公民意识的觉醒
C.列强对华外交的重心由官方转向民间D.民众的态度可以左右政府的对外政策
2023-11-03更新 | 303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孙中山曾经称赞李大钊是“真正的革命同志”,劝告国民党员要以“以共产党人为榜样,像共产党人一样为革命辛勤工作,不怕牺牲”,还表示“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孙中山的这一论断(     
A.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B.拓展了共产主义的伟大蓝图
C.丰富了民主革命的理论内涵D.改变了三民主义的发展方向
2023-10-11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召开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决议
1921年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23年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A.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B.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
C.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D.坚持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2023-10-08更新 | 549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24年3月,孙中山在演讲中道:“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一些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孙中山意在(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B.反对外来文化
C.树立民族文化自信D.打击帝国主义
8 . 黄埔军校不仅创办了多种政治性报刊杂志,还在1925年成立“血花剧社”,成立两年内剧社共在校内外演出50多场,剧目有《血泪潮》《还我自由》《黄花岗》《鸦片战争》《革命军来了》《联合战线》等。由此可见,黄埔军校(     
A.注重进行革命宣传和教育B.号召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C.是反对北洋军阀的主力军D.是国共合作的必然结果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6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发表对时局的主张时,提出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改正协定关税制,取消列强在华特权,清偿铁路借款,完全收回管理权,废除各种不平等条约。1923年,中共三大针对废约的政治问题再次提出建立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主张“以工人、农人及小资产阶级革命的党派或分子为主力军,向一切帝国主义者加以攻击;同时亦可联合半民族运动的党派,向一派帝国主义者作战”。

——摘编自李斌《中共早期废约反帝斗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二   1917年,北洋政府提出了废止《辛丑条约》的要求,并且提出“请允许稍微加点关税,缓解一下庚子赔款或延长些时间”。19195月,面对列强的压力,北京政府通电各省,提出“如果列强不同意废约,只能保留签字”的主张。1928年,南京政府宣布废止旧约,重订新约,但由于列强的阻挠,新约只实现了中国关税自主目标,包括航行权在内的其他特权并未取消。全面抗战爆发前,收回航行权的谈判根本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

——摘编自唐霞《民国时期废约运动及其政治分析》

材料三   19271月,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波特向众院提交一份议案,要求总统适时地与能够代表全体中国人民发言的政府代表进行谈判,以修订现行中美条约中有关治外快权和协定关税的条款,以便将中美关系置于“完全平等基础上”。波特在议案中要求美国政府不得参与其他列强对中国的联合行动,要求“美国与中国谈判签订新的条约,以代替以往中美间不平等条约”。但同时,美国务即凯洛格发表宣言表示,“美国期望得到最惠国待信,期望不致在关税或他种课税上不利于美国及其公民,不致因别国得到特权而受到差别待遇”。

——摘编自仇华飞《美国与中国关税自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在近代中国废约问题上的主张。
(2)期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外交委员会主席波特、国务卿凯洛格在应对近代中国废约问题上的立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民国政府、美国在近代中国废约问题上的做法。
10 . 1923年12月,陈独秀撰文指出,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无产阶级开始表现他的社会势力以前,小资产阶级之重要的国民运动,其中所得的教训是,这四个运动都是小资产阶级独唱的舞台,也就是屡次失败之根本原因”。这说明陈独秀(     
A.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B.主张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C.反思了国民大革命失败原因D.意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