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A.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B.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C.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D.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023-08-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19年初,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提出: “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这一正义要求遭到列强的拒绝,由此引发的重大历史事件中(     
A.前期的运动中心是上海B.学生提出“打倒土豪劣绅”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诞生
2023-08-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端,也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性质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的重要标志。从1922年初至1923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通过组织和领导罢工,中国共产党锻炼了自己从事实际斗争的能力,并因此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时代。诚如毛泽东所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对解放区大举进攻,国内形势急剧变化,中共中央迅速确立新的工作方向。“具体条件变了,战争打到头上来了,参军参战这时应比群运还重要,一时应成为中心工作。”中共中央发出“后方比着搞生产”的号召,带领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支援活动。1946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工作”。

——摘编自《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为取得胜利采取的主要措施。
2023-08-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记载,1919年5月以前日本报刊对中国的报道每月平均26.6篇,而5月增加到了223篇,6月的报道量最大,为225篇。与此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A.“二十一条”签订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五四运动的爆发D.国民革命的兴起
2023-08-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19年5月28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关于“学生罢课之后”的新闻:一、每逢单日印刷白话传单,随地分发;二、组织露天演说团,唤醒同胞发挥爱国精神。这说明当时(     
A.五四运动注重唤醒民众B.学生运动得到工人阶级的响应
C.中国共产党影响力扩大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2023-08-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A.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广泛深入的动员了人民群众
C.开启了近代的民主革命历程D.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形成声势浩大的规模抗争。这样的斗争如果缺少有序的组织引导是难以开展起来的。启蒙推动了救亡,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救亡又是启蒙的有机延伸和继续,并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爱国运动不是被动地反抗,而是主动地抗争,是为国家地位和民族尊严而战,体现出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人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起了我们全民族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和壮举,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摘编自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体现出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内涵,分析揭开“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的原因。
2023-07-3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3日北京学生运动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转折”的标志,并指出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9 . 有学者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生成了思想内生规律、实践指向规律、人民主体规律、文化发展规律与道路演化规律。”这五大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深远影响是(     
A.促使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发生根本性转变
B.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道路的蜕变与更新
C.整合了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的思想分歧
D.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部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一览表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主要内涵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井冈山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苏区精神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摘自红网《浅谈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精神谱系》


根据材料,提炼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主要内涵,并选择其中任意一项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选项准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