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党纲领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

——《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共和国。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1)材料一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有何不足?

(2)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据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的内容是否表示中共放弃了“一大”制定的纲领?证据是什么?

2 . 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级和无产阶级前仆后继,谱写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壮烈诗篇。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划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蠲除工商业各项限制;鼓励华侨投资,……2月12日清帝退位,……3月11日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

材料三:(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中共“二大”通过的党纲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的土地分配原则?《天朝田亩制度》是哪一场运动的革命纲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

3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组织形式、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新发展。

材料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1920年前后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17-08-04更新 | 4247次组卷 | 40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实践,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的;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中国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

——摘编自余伯流、何友良主编《中国苏区史》

材料三: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共革命根据地地理分布的历史因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简要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实践的认识。
6 . 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业至今仍值得我们缅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对中国留学生发表演讲时说道:“中国土地人口,世界莫及。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皆羡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得。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几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实为可叹。”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一个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材料三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是所至嘱!

——孙中山《遗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孙中山当时的思想和主张。试分析孙中山萌生这类思想的时代背景。
(2)请你立足中国国情批驳材料二英俄“新思想”对孙中山“民族主义”的责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晚年在思想上发生了什么新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016-11-21更新 | 88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华县咸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2019年2月份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