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报刊活动统计表

地域代表建党前报刊活动
上海小组李达“五四”后在“觉悟”副刊连续发表文章,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主编《共产党》月刊,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
李汉俊1918年从日本带回大批英、德、日文的马克思主义书刊,联络《星期评论》《建设》《劳动
届》等杂志和“觉悟”副刊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参与《新青年》《共产党》等刊物的编辑
北京小组刘仁静1917年加入互助社,1919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湖南小组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湖南《大公报》馆外撰述员,创办文化书社
何叔衡1918年租住新民学会,协助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1920年接办《湖南通俗报》
湖北小组董必武1919年春,在上海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读物和进步报刊,《武汉星期评论》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陈潭秋《大汉报》《汉口新闻报》的记者,发起创办湖北人民通讯社、《武汉星期评论》
山东小组王尽美组织励新学社。创办《励新》半月刊,出版《济南劳动周刊》
邓恩铭省立一中校刊主编,组织励新学社,出版《励新》半月刊
列席代表包惠僧“五四”前曾任《大汉报》《汉口新闻报》《中西日报》外勤记者,19216月赴广州后担任
《群报》编辑

——摘编自龙伟、张辉甜《办报以建党:五四进步报刊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报刊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看法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0世纪见证了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巨变。历史大流,变幻莫测,惊涛拍岸,叫人寒心。中华民族猛然醒觉,愤而寻找重生的道途。探寻一条在新的世界中体面地生存下去的道路,是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西方已经将这个新的世界强行推到了中国的面前。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内部的腐败和外来帝国主义的羞辱性掠夺,如同一对李生恶魔,给它带来了长时期的衰落。中国为了克服这对李生恶魔,推动社会进步,历经18611895年间的自强运动、1898年的百日维新、1912年的共和革命、1919年的思想革命和1949年的共产党革命等阶段。每一阶段都是艰难的拼搏,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它们加到一起,对中国重现青春活力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民族抗争主旋律是反帝反封建斗争,如农民起义、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工人罢工斗争、反帝爱国运动和收回利权运动等。近代中国的民族抗争运动以1901年为分界,明确标示出不同的时代特征。19世纪传统民族主义运动从组织力量上看,无论是鸦片战争时三元里的社学还是义和团时期的“坛”“券”等,都属于中国传统社会组织机制。他们借以动员民众的手段是传统社会中的揭帖、告白、歌谣、俚语等具有隐秘性和隐喻性的载体。而20世纪的民族主义运动组织力量已是近代临的社团组织,如商会、学生会等。新世纪民族运动的动员手段已经主要是报刊、公告,甚至还有各种公开的演讲、报告等,更多地表现为公共性、公开性的载体。

——摘编自王先明《义和团与民族主义运动的时代转型》

请选择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国近代民族抗争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要求:写出选取的尺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1937年至1940年的延安有三种话语体系:一是“五四”话语,即平民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观念,平民主义是近代民主思想发展、演变的结果,这一思潮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普遍流行,认为此前的改革和革命的失败,都是由于平民没有觉悟,没有被唤醒;二是俄式马克思主义话语,即从江西延续下来的布尔什维克话语,特别在党的建设和政权建制方面,出现“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卡尔·马克思高级党校”等表述;三是已经登场的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以革命、抗战为主题,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结合起来。

——摘编自李永进《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话语体系,围绕“中国革命历程”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服务回 单位 如何广东西省商务

材料 中国近代教科书中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描述

时间教科书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描述
1902年《万国历史》(南洋官书局译定)“乱民”“据巴黎,覆政府,杀首相,更立新政府”“焚巴士底尔牢狱”。
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西洋史》(傅运森)“巴黎乱民起袭巴斯底狱,烧狱舍,杀狱官,揭其首于竿,狂走市街,蹂躏贵族富人之家。”
1924年《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西洋史》(陈衡哲)关注到《人权宣言》,并称许它主张人类一体自由平等的价值和意义。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教科书的重视并被视为是法国大革命非常重要的精神内涵
1927年《新撰初级中学教科书世界史》(周传儒)称“近世改革之成功,中古旧制之覆灭,当以法国为最早。”
1933年《高中外国史》(李季谷)在评价大革命时指出“农工阶级获益不多,似未达到革命最初目的。”
1939年《高中新外国史》(孙逸殊、闵宗益)渲染了法国人民齐心协力抵御外敌的情景“而全国人民,又能协力同心,一致抵御外患。在名将噶尔诺领导之下,手执自由、平等、博爱之旗,口唱马赛军歌,浩浩荡荡往前线去奋勇杀敌,连获胜利。”

—摘编自黄宇兰《百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法国大革命》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尺度,为中国近代教科书中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描述划分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2-11-11更新 | 29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国外著作传入中国的概况
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开始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名著《几何原本》,至1606年共译出《几何原本》前六卷。
1841年林则徐委托袁德辉根据1836年伦敦出版的《世界地理大全》翻译成《四洲志》,是第一部介绍西方各国地理知识的译著。
1896年严复翻译亚当·斯密经济学名著《原富》(《国富论》)。
1898年上海同文书局出版卢梭著《社会契约论》的第一个中译本《民约通义》,宾告了卢梭学说在晚清传播过程中译本时期的开始。
1899年王寿昌口述、林纡执笔翻译出版小仲马著《巴黎茶花女遗事》(《茶花女》)。
1913年清末魏易翻译的《元代客卿马哥博罗游记》(《马可波罗游记》)由正蒙印书局出版。
1919年马君武从1902年开始翻译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至1919年才正式出版。
1920年陈望道根据日译本和英译本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印刷出版,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全译本。
1929年至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万有文库》,包含《汉译世界名著初集》一百种和《汉译世界名著二集》一百五十种。
1942年梅益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新知书店支持下,于1942年翻译出版了苏联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73年李启斌翻译哥白尼著《天体运行论》,内容包括《天体运行论》六卷集的序言和第一卷。
1981年
至今
商务印书馆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近850种。

——摘编自赵稀方《翻译与现代中国》等


从材料中概括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8-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8月阶段考历史试题(B卷)
7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演变

中共一大
1921年的中共一大党纲是一份兼具纲领与章程性质的文件,它确定了党的名称、性质,阐明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宣告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指引党开始探索革命道路。

中共二大至六大
受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影响,中共二大制定了第一部党章,明确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至五大,没有制定新的党章,但是进行了部分的修订。修订中严格了入党手续,加强党的自身组织建设,重视党支部的作用,明确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928年,在革命低潮时期制定的六大党章,突出规定无条件服从共产国际的决议,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认识不足,仍然把城市工作放在中心地位。

中共七大
1945年的中共七大党章,是党在共产国际解散后第一次完全独立自主制定的党章,它增加了具有“前提与总则”身份的总纲。党章第一次确定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完善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标志党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成为指导全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

——摘编自蒯正明《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党章历史演变与党的发展》等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演变历程。(要求:概括阶段特征,分析原因,解释意义;最后阐述总体认识)
2022-07-13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为界分为两大阶段。在第二阶段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逐步成为它的很有影响的新内容,它与“民主”“科学”的精神并不背离,而是其新发展。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特别是“六三”以后显示的力量以及先进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马克思主义逐步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初诞生。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和被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党的创始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构成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的一段佳话。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五四运动”的范畴,就是“五四运动”一词是否应当一方面包括学生和知识分子的社会、政治运动,另一方面也包括1915年就开始的新文学、新思想运动,即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呢?

有些人主张“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两回事,而且彼此没有多少关联。这派人只承认新文化运动也许略为便利了“五四运动”的推行。还有不少知识分子对“五四运动”一词采取更广义的看法。他们对这个名词的一般用法是同时隐含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在这一意义下,“五四运动”包括1919年前后这段时间一切思想变动的各方面。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五四运动”的范畴,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2-12-2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强基联合体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无论革命、建设和改革,遇到的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以往没有遇到过,在书本和别国经验中也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靠中国人自己,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迈开步子,大胆探索,从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正确路子来。

时间事件内容
1921年中共一大旗帜鲜明地用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
1922年中共二大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大会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中国旧势力盘根错节,反动政治经验丰富,我党理论准备、政治经验、国情了解都不足
1927~1928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盲目组织工农暴动,急于夺取重要城市以求打开大的局面
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摘编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革命道路的探索”为主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2-18更新 | 26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