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杨度(1875年-1931年)戊戌变法期间,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和孙中山就中国革命问题辩论数次,反对共和革命;1911年参加清廷成立的“皇族内阁”;发起组织筹安会,为袁世凯称帝鼓吹;192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五四运动以后,与李大钊等共产党人接触,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由此可见,评价历史人物(     
A.应坚持发展的观点B.应区分人物的动机
C.不应使用道德标准D.应注意史料的积累
2023-11-14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某学生在学习“五四运动”时收集的一些史料。这些史料反映出当时(     
时间事件
五四之初北大校长蔡元培积极营救学生,并于5月9日递交辞呈以示抗议
5月中下旬山东各地农民响应,开展抵制日货和断绝粮源的斗争
6月5日上海机器纺纱等行业六七万工人举行大罢工
6月6日上海各商铺出现“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罢市救国”等标语
6月6日上海乞丐首领通告:不准在路行乞,以免妨碍国人救国之行动!
A.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B.社会舆论可以左右政府对外政策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已初步觉醒
2024-02-29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未出席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的签字仪式。有学者对北洋政府和中国代表团的态度进行研究。以下理解合理的是(     
相关史料24日,未署年月北洋政府曾发给代表团训令签约的电报。
6月8日《晨报》刊载上文电报并注明,“上月廿四(24)日国务院发出电报”。
6月26日北洋政府电令中国代表称,如不能保留山东,即拒绝签字。
学者推断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当时向巴黎发电需数日才能送到,26日发电为时已晚。北洋政府在最后时刻做出这一决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A.北洋政府坚决拒签和约B.《晨报》支持五四运动
C.拒签促使学生运动爆发D.北洋政府推卸签约责任
2024-01-29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材料一:惟行至东交民巷口,公使馆方面以无中国政府执照不许通行,乃举代表数名,赴各使馆接洽,其他众学生等乃转而赴东城赵家楼曹汝霖宅内,警察等阻拦不住,拥入寻觅曹汝霖,曹已避去。当时学生举动非常文明,而因警察之干涉手段惹起学生之反抗,无意中将宅内电灯碰破,遂至宅内起火。

——《学生界之大风潮》,《京报》1919 5 5

材料二:是时章氏自公府宴会归,身穿礼服,正在曹宅,不防该生等陡然闯入。章氏急难逃避,遂被群众所殴,受伤甚重。群众因搜索曹氏未得,其中暴烈分子遂举火焚房。当时火焰冲空,人生鼎沸,曹氏邻舍家家闭门,恐惧不堪。当该生等在中华门齐集时,警察厅仅传知各区巡警注意所往,不料其有此种暴烈之举动也……旋经大总统传紧急命令,提署暨警察厅逮捕肇事首魁。

——《北京学生大骚动》,《顺天时报》(日本汉文报纸),1919 5 5


(1)两则史料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内容有何异同?
(2)你认为导致两则史料对同一历史事件报道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要全面了解这一事件的真相,还需要补充哪方面的史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0年9月,《新青年》新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该专栏的第一篇文章是陈独秀的《谈政治》,文章指出:“工人劳力所生产的价值,远在他们每日所得的工资以上,这工资以上的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抢去,叫做‘红利’分配了。”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中共对国情的认识加深B.新文化运动思潮发生转向
C.无产阶级革命意识觉醒D.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昨日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歌声·心声

安源位于江西省萍乡县境,西邻湖南省。20世纪初,安源铁路、煤矿工人最多时曾达一万七千多人。1922年初,毛泽东派李立三、蒋先云等同志来到安源,开办工人夜校和工人俱乐部。在他们提倡下,安源工人歌咏活动形成热潮。

20世纪初安源工人传唱的主要歌曲

时间

歌名

歌词

1922年以前《听说安源好赚钱》“听说安源呐好赚呐钱,一来做工啊两啊三年啊,想要回家啊看呐父母啊,身边没有半文钱”
《少年进炭棚》“少年进炭呀棚哪,老来背呀啊竹呐筒,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啊狗哪呀”
1922年以来《工农联盟歌》“我们工农创造世界人类衣食住,不做工的资产阶级反把我们欺,起来起来齐心努力巩固我团体,努力奋斗最后胜利定是工农的”
《帝国主义和军阀》“帝国主义和军阀,都是我们的仇敌,乒乓乒乓齐心力打倒它,联合全世界的工农,打倒它,打倒它,坚决打倒它”
《劳工歌》“伟大的劳工,艰苦奋斗的我劳工,车间工作苦,井下压迫最残酷,去年今日,轰轰烈烈大罢工,获全胜,团结紧,向前进”

——据梁茂《安源工人歌咏的传统》


(1)材料中的歌声承载了怎样的时代心声?
(2)谈谈咏唱这些歌曲的价值。
2024-02-0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整体上来观察五四运动,它的骨干力量是以《新青年》同仁和以北大为中心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其中既包括19世纪70-80年代后一代,拥有出国留日经历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包括了罗家伦和傅斯年这样的19世纪末的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留日时期,日本学界正处于“主义”概念广泛应用的时代,这样的经历让陈独秀等人对“主义”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心中,不管秉承什么“主义”,有“主义”比没有主义强,“主义”应该成为衡量一切行为的尺度和标准,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

----摘编自邵明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的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考察--基于社会思潮变迁的视角》

材料二   五四运动展现了中国青年力量,在主义和社会运动的催化下,中国青年站在了时代的前沿,从社会改良转向谋求社会改造,乃至革命,他们成为社会变革的急先锋。先进青年结成了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他们创办社团,制订组织章程,训练组织骨干,增进组织团结,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先进青年教育服务群众,宣传鼓动群众,组织凝聚群众,找到了一条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群众基础。先进青年在实践中发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中国都行不通,转而选择马克思主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摘编自张治银等《酝酿和探索:五四运动与建党准备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活动的价值。
8 . 1919年,上海学生联合会的一份罢课说明书中提到:“全世界本来都倾听威尔逊的话语,就像先知的声音,它使弱者强壮,使挣扎的人有勇气。”受此影响的中国人努力“寻找这个新纪元的黎明,可是中国没有太阳升起,甚至连国家的摇篮也给偷走了”。这体现了(     
A.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B.五四运动的时代价值
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D.中国人民的全面觉醒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相遇”:马克思与孔子

以下是根据郭沫若小说《马克思进文庙》改编的历史剧。

时间:1925年                 地点:上海文庙                  人物:马克思与孔子

旁白:一日,孔子正在上海文庙里吃冷猪肉,一位胡须满腮的西洋人走进文庙,这人是马克思。孔子笑道:有朋自远方来,有什么见教呢?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的。

第一幕   思想的出发点

马克思:我的思想出发点是探求怎样才得到最高幸福,探求世界怎样才适合于生存。


子路(孔子学生):我夫子也是注重利用厚生之道的人;最注重民生,所以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呀。

孔子:咱们的出发点是完全相同的。你的理想世界是怎样的呢?

第二幕   理想的世界

马克思:我的理想世界是万人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到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寡孤独疾皆有所养……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是一致的吗。

第三幕   产业的增殖与分配

马克思:历史上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殖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殖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

孔子:我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

马克思:我是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的。寡了便均不起来,贫了便是不安的根本。所以要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殖社会的产业。

孔子:尊重物质本是我们的传统思想:“食货为先”“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

旁白:马克思至此才感叹起来:我不曾想在两千年前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


(1)说明马克思与孔子“历史相遇”所折射的时代特征。
(2)《马克思进文庙》蕴含着怎样的时代价值?
2023-09-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代劳动教育思想
春秋管仲:劳教定而国富
敬姜: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渎则忘善,忘善则愚心生
战国吴虑:教人耕者,其功多
魏晋陶渊明: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矣冀!儋石不健,饥寒交至
明代吕坤:一年不务农桑,一年忍饥受冻
朱伯庐:黎明即起,洒扫反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张晨祥: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
清代汪辉祖: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

——摘编自王秀杰等《劳动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与价值创生进路》

材料二   一战期间,14万中国劳工“以工代兵”奔赴欧战。《达东评论》的一篇文章称赞说:“毫无疑问,华工赴欧援战将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将成为这次欧洲大战史上最重要的一方面。”1917~1918年间,《华工杂志》等报刊大量报道了德奥罢工风潮、法国铁路和纺织工人罢工运动、日本罢工风潮、俄国工人罢工运动以及伦敦纺织工人罢工运动等。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有200多万。1914~1919年,工人举行的全国性罢工有108次。陶希圣在谈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一些运动的影响时说:“各种社会思想和政治学说在学生大众中如风起云涌,并行不悖……社会问题的主流的劳工问题亦渐从知识分子的空想转入社会的实际生活……他们与劳工为伍”。正是通过这一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了中国社会思想。此后,“劳工神圣”逐渐取代“德先生”与“赛先生”,成为最响亮的口号,这让人似乎感觉在“吾人最后之觉悟”意犹未尽时,突然被另一个新号角打断,然而审慎地考察就会发现,历史的潜流已在悄然涌动,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摘编自熊秋良《五四知识分子对“劳工神圣”的认知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早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关注劳工问题的背景,并简析其意义。
2024-04-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