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解读阶段特征,把握历史脉搏】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一段黑暗、反动的历史时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孕育发展的时期。

材料一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与重工业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谁人之事,虽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侣,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摘编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   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19年间中国社会出现的新现象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宣言进行简要评析。
2 . 阅读“1918-1926年工人罢工次数”图表,对图表中数据变化节点解读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推动罢工运动的展开
③国民党的残酷镇压导致了革命的低潮
④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工人运动高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1-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世纪宋代新儒学是一场儒学复兴运动。这场运动源于各方面思想资源的促成,佛老之学及魏晋玄学等外源因素需消化以外,儒学内部如汉唐经学的思想资源对于新儒学回归经典的创新更有直接关联。中唐思想文化特别是“是经疑传”等经学新风气,推动了唐宋之际“疑经改经”的思潮发生,新儒学通过创造转化汉唐经学知识的固有范式,实现了“经学理学化”的诠释学转向。最终,朱子学建构了一套“四书学”及“家礼学”的新典范,标志着新儒学“经典世界”的全面重建,有力地推动了儒学在哲学、经学及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摘编自吴震、金瑞《宋代新儒学与经典世界的重建》

材料二   考其所以蓬勃进步之由,实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了变动,已呈现出资本主义活跃的前期形态,因而反映在思想的争斗上,一方面否定着旧的静止的烦琐的和专制的思想,另一方面则在创造着新的实践的科学的和民主的思想。

——摘编自杨荣国《中国十七世纪思想史》

材料三   五四运动使中国迎来了“社会改造”的时代。在“社会改造”的语境之中,“主义”在高度关注中“崛起”,并成为“社会改造”的根本性问题。于是,时人对于“主义”的认知和解读,皆与“社会改造”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主义”因“社会改造”而崛起,故而“主义”又与从事改造社会的社团发生联系,并成为引领社团前进方向的根本要件,这又导致社团中关于“主义”的论争,继而使社团因“主义”不同而分化。但“主义”一旦进入中国并置身于“社会改造”话语体系之中,也就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并出现了“主义”的“本土化”趋向,从而最终促进了作为“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逐步地建立其话语权势。

——摘编自吴汉全《五四时期“社会改造”话语与“主义”的崛起—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新儒学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思想界发生变化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时期社会改造的特点,并简析其进步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106日晨6时,举行“中华门开幕”仪式。晨7时,举行追祭先烈仪式。上午,北京政府举行阅兵仪式,参加检阅的各部军队约22000余人。此日,京中各官署均放假一天。“悬旗结彩”是庆祝国庆的重要形式,也是表现国庆气氛的最主要的装饰。天坛则在1012日开放三天,“俾便游览,而伸庆祝”。时有论者称:“吾知民国之前途,如时之方春,如日之始生,如木勃发,如草怒生,一载而匍匐,两载而充韧,三载而独立,四载而强盛,五载与列强握手,十载而享环球一等国之隆名。呜呼!可敬哉革命之效果!呜呼!可爱哉民国之前程!”举国同庆。

1916年的民间国庆活动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热烈空前,打破了民国建立以来国庆活动的规模和形式。与形成对照,北京官方的国庆活动简单。官民一体共同庆祝的情况不复得见。

19191010日,北京学生以向民众散发纪念面包、传单,游行演讲等活动纪念国庆。学生们决定将定做的面包打上写有各种口号的“图章”,如“共和国万岁”“双十纪念”“劳工神圣”“普遍选举”“自由平等博爱”等等,“接面包者非常踊跃”。学生们的这些活动受到警察的组织,双方发生冲突。

——摘编自李学智《一九一0年代的中国》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庆才有了真正的意义。下图为1984年国庆,北大学生打出的标语。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三次国庆活动的特点。任选一次国庆活动,分析其与时局间的关系。
(2)请对1984年国庆标语进行解读。
2022-10-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