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1 . 高频词汇反映当年社会发展的主题。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其高频词最可能包括(     
A.劳动权 恢复中华 工会B.劳工组织 人人平等 帝国主义
C.劳工神圣 8小时工作制 五一运动D.马克思主义 耕者有其田 劳工万岁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高二市区一类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1920年9月,毛泽东在《大公报》上发表《释疑》一文,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后,政治易位,法律改观……以后的政治法律,不装在穿长衣的先生们的脑子里,而装在工人们、农人们的脑子里。”由此可知,毛泽东(       
A.指明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B.重视广大民众的力量
C.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不足D.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
3 . 1920年《京报》开辟了“俄事研究专栏”,对俄国的革命历史进行详细介绍。此外,《京报》还介绍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革命等诸多方面的历史演变。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A.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挑战B.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进展
C.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D.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转折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代劳动教育思想
春秋管仲:劳教定而国富
敬姜: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渎则忘善,忘善则愚心生
战国吴虑:教人耕者,其功多
魏晋陶渊明: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矣冀!儋石不健,饥寒交至
明代吕坤:一年不务农桑,一年忍饥受冻
朱伯庐:黎明即起,洒扫反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张晨祥: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
清代汪辉祖: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

——摘编自王秀杰等《劳动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与价值创生进路》

材料二   一战期间,14万中国劳工“以工代兵”奔赴欧战。《达东评论》的一篇文章称赞说:“毫无疑问,华工赴欧援战将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将成为这次欧洲大战史上最重要的一方面。”1917~1918年间,《华工杂志》等报刊大量报道了德奥罢工风潮、法国铁路和纺织工人罢工运动、日本罢工风潮、俄国工人罢工运动以及伦敦纺织工人罢工运动等。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有200多万。1914~1919年,工人举行的全国性罢工有108次。陶希圣在谈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一些运动的影响时说:“各种社会思想和政治学说在学生大众中如风起云涌,并行不悖……社会问题的主流的劳工问题亦渐从知识分子的空想转入社会的实际生活……他们与劳工为伍”。正是通过这一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了中国社会思想。此后,“劳工神圣”逐渐取代“德先生”与“赛先生”,成为最响亮的口号,这让人似乎感觉在“吾人最后之觉悟”意犹未尽时,突然被另一个新号角打断,然而审慎地考察就会发现,历史的潜流已在悄然涌动,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摘编自熊秋良《五四知识分子对“劳工神圣”的认知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早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关注劳工问题的背景,并简析其意义。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近代以来我国体育教育思想及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据此可知(     
时期体育思想核心价值观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军国民
(培养具有军事技能的公民)
“强民救国”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自然主义
(促进人体发育成长的锻炼体系)
“实用”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三基”(知识、技能、技术)“增强体质”
新时期“健康第一”“以学生为本”
A.体育健康理念得到普及B.体育思想具有时代特色
C.体育教育理论逐渐系统D.体育发展体系日益完善
2024-04-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使人们终于发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背后隐藏的血腥和掠夺,这给热烈追求西方文明的中国人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影响,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一度陷入沉思,正如李大钊所言,“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19174月,李大钊就开始认识到:近世的文明是解放的文明,近世国民的运动是解放的运动,这个解放不仅是民主主义对专制主义的解放,而且还有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解放……很明显,李大钊等人在学习西方的航程中已萌发出新的航向,寻找能为人类带来真正和平幸福的新文明。

——摘编自金鸣娟《试析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影响》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对非洲不得不放松某些限制,允许以至鼓励非洲某些经济部门的发展和扩大……在非洲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同时,非洲社会阶级结构和力量配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非洲发生了违反帝国主义殖民者主观愿望的重大变化。

——摘编自顾章义《论二战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前后中国思想界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对非洲社会的影响。
2024-04-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下面的漫画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传单,画中两个反动警察抓住一个青年学生,给他戴上手铐脚镣,图的两旁配有文字,上面写着:“你看他铁索郎当为的什么,为的是数他的国。他的国家岂不是我们的国家么,他肯为国受苦,我们应如何。”这反映出(       

A.民众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改变
2024-04-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新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以“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为宗旨,李石曾、吴玉章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后在蔡元培的帮助下在北京设立了留法预备学校,在国内展开勤工俭学主义的宣传活动。五四运动以后,“迨欧战既停,国内青年受新思潮之鼓荡,求知识之心大盛,复耳濡目染于‘工读’之名词……奋起作海外勤工俭学之行者因以大增”。许多地方政府也先后对留法学生给予资助。1919~1920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共有1700余人远赴法国,形成北洋政府时期留法运动高潮。历时10年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它对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涌现出一大批国家栋梁——“编写奠定法学界奠基之作《比较宪法》的王世杰”“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的严济慈”“中国最为著名的耳鼻喉医学专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曹清泰”“‘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的重要段落,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及各国工人运动的蔡和森”等。

——摘编自王刚《北洋时期留法群体的救国路径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洋政府时期出现留法运动高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时期留法运动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世纪宋代新儒学是一场儒学复兴运动。这场运动源于各方面思想资源的促成,佛老之学及魏晋玄学等外源因素需消化以外,儒学内部如汉唐经学的思想资源对于新儒学回归经典的创新更有直接关联。中唐思想文化特别是“是经疑传”等经学新风气,推动了唐宋之际“疑经改经”的思潮发生,新儒学通过创造转化汉唐经学知识的固有范式,实现了“经学理学化”的诠释学转向。最终,朱子学建构了一套“四书学”及“家礼学”的新典范,标志着新儒学“经典世界”的全面重建,有力地推动了儒学在哲学、经学及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摘编自吴震、金瑞《宋代新儒学与经典世界的重建》

材料二   考其所以蓬勃进步之由,实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了变动,已呈现出资本主义活跃的前期形态,因而反映在思想的争斗上,一方面否定着旧的静止的烦琐的和专制的思想,另一方面则在创造着新的实践的科学的和民主的思想。

——摘编自杨荣国《中国十七世纪思想史》

材料三   五四运动使中国迎来了“社会改造”的时代。在“社会改造”的语境之中,“主义”在高度关注中“崛起”,并成为“社会改造”的根本性问题。于是,时人对于“主义”的认知和解读,皆与“社会改造”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主义”因“社会改造”而崛起,故而“主义”又与从事改造社会的社团发生联系,并成为引领社团前进方向的根本要件,这又导致社团中关于“主义”的论争,继而使社团因“主义”不同而分化。但“主义”一旦进入中国并置身于“社会改造”话语体系之中,也就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并出现了“主义”的“本土化”趋向,从而最终促进了作为“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逐步地建立其话语权势。

——摘编自吴汉全《五四时期“社会改造”话语与“主义”的崛起—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新儒学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思想界发生变化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时期社会改造的特点,并简析其进步性。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吴承仕(1884—1939),安徽歙县人,晚清状元,著名经学家和教育家。中华民国成立后,吴承仕出任司法部金事,但政治的黑暗令他非常失望。1927年,他毅然弃政从教,出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会主席,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九一八事变后,吴承仕积极支持进步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创办了《文史》《时代文化》等刊物,宣传抗日救国,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政。他对具有进步思想的学生重点培养,其中许多学生后来成为共产党的骨干。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吴承仕发表文章揭露反动派的丑行,在经济上对学生运动予以支持。1936年秋,吴承仕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自觉地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经学和历史。他在中国大学率先开设一批宣传唯物主义的新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1939年吴承仕逝世后,共产党在陕北两次为其举行隆重的追悼会。

——摘编自华强《从“末代状元”到中共地下党员——著名经学家吴承仕的传奇人生》

(1)根据材料,概括吴承仕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承仕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024-04-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