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4 道试题
1 .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9-01-30更新 | 4386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
2 . 1920年9月陈独秀在《答费哲民》中指出“因为照现在的经济制度,妇人底地位一面脱离了家庭的奴隶,一面便得去做定东家的奴隶……青年向何处去寻新生活和世外桃源?即于劳动问题,更可以说除阶级战争外都是枝枝节节的问题。”据此可知陈独秀(     
A.运用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导妇女运动B.认识女性受剥削的根源在于封建礼教
C.尝试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妇女解放问题D.号召学习西方民主科学启迪广大青年
2024-04-10更新 | 533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五四时期,进步学生举行游行示戚、公开演讲、文艺演出,组建社团等爱国活动。在他们的带动下,工人,资产阶级、商人、教育界、新闻界甚至贩夫走卒也都参与政治请愿、抵制日货等行动,由此可见,五四运动
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B.表明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
C.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凝聚了各阶层的革命力量
2022-02-21更新 | 590次组卷 | 8卷引用:闽粤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09·上海·高考真题
4 .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探索与实践。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1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B.民族觉醒、民族复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复兴D.民族复兴、民族觉醒、民族独立
2022-04-14更新 | 1345次组卷 | 58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上海《时事新报》报道,(1919年)6月5日,上海不到一个上午“华租界大小商店,已无一开门者,所余者仅外人所设之洋行耳”,各华商店门口皆贴“罢市请命”“商学一致”“罢市救国”等标语。这说明(     
A.国人民族意识空前提高B.商人成为反帝斗争主力
C.上海成为反帝斗争重心D.媒体宣传促进商学联合
6 . 下表为五四运动后创办的具有代表性的进步刊物。据此可知,五四运动后(     
刊名主持刊行年月出版地点宗旨(倾向)
《星期评论》戴季陶等1919.6.8上海研究和介绍社会主义
《少年中国》王光祈1919.7.1北京社会主义
《湘江评论》毛泽东1919.7.14长沙宣传新思想
《建设》孙中山1919.8上海研究革命理论和建设新中国方案
A.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共识B.革命刊物成为报刊业的主流
C.上海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D.出现探寻救国新道路的趋势
2023-02-26更新 | 514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西省省际名校2023届高三联考一(启航卷)历史试题
7 . 标语、口号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列标语、口号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②“打土豪,分田地”③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④“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①③④②B.③④②①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
8 . 下表是五四运动时期出现的部分期刊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刊名

创办者

创刊时间

停刊情况

主要内容

《秦劫痛话》

旅京陕西学生团

1919

不详

痛陈人民疾苦

迈进

汉中的旅京学生

1919

第15期后停刊

以砥砺学行,改良弊政为宗旨

《秦钟》

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

1920

6期后停刊

唤起自觉,介绍新知

《秦铎》

陕籍旅沪学生

1920

半年后停刊

反对旧制度,宣扬民主自由

《共进》

陕籍北京大学学生

1921

1926年停刊

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贡献》

南开大学的几位陕西学生

1922

4期后与《共进》合刊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教育革命

《新群》

上海大学陕西同乡会

1925

不详

宣传共产纲领,反帝反封建
A.陕西成为进步思想的中心B.北洋政府压制爱国学生的言论
C.探索救国之路是时代旋律D.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密切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期间,有学生社团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量,参加者有学生752人,还有记者、军人等255人。调查结果显示,信仰社会主义(包括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及马克思国际共产主义)者人数最多,信仰三民主义者次之。这说明,当时(       
A.社会主义有一定的话语权B.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C.社会改造的方案趋于一致D.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社会制度
10 . 李大钊认为孔派学说“贵劳心者,贱劳力者”。对此,他在1920年提出“一切过去的历史都是靠人力创造出来的,并非由少数圣者贤人创造”,并重新定位知识分子与劳工的关系。李大钊的认识(     
A.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发展B.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C.标志着新文化运动阵营分裂D.反映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激化
2023-07-03更新 | 576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