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树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旗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伟大实践;是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伟大尝试,为党在全国执政和建设新中国积累了宝贵经验。”该学者评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①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政府   ②规定政权应属于工人、农民等劳苦民众
③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   ④是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探索与尝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于明代初期与西南诸涉藏地区以及北方蒙古等势力之政治关系出发,恢复和加强明朝同西藏等地的联系,关系到边疆安全和政治稳定。明太祖朱元璋充分意识到这些地区的复杂性,采取了“招谕为主,军事为辅”的政策,一方面派大将军徐达率所部向北和西方向追击元军残余势力,另一方面迅速着手招抚这些地区的僧俗首领归附明朝。洪武元年即派人到相关地区宣布明朝建立的消息,同时也派遣许允德入藏与藏族上层的故元官吏联络。

——杨洁,周润年《明代治理西藏的特点及其作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明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采取的措施,并指出清朝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引起了西藏各派政治势力的强烈关注,并迅速做出了反应。当时在内地的九世班禅闻讯后立刻派代表到南京祝贺,并经南京国民政府批准成立了班禅驻京办事处。此时,十三世达赖喇嘛也认清了英帝国主义对西藏的野心,开始重新思考西藏的前途及出路,其政治态度发生了可喜的转变。19308月,贡觉仲尼代表中央入藏慰问之后,又作为西藏的全权代表返回南京,向中央政府汇报了西藏方面对中央所拟8个方面问题的答复。

——丁柏峰著《近代青藏关系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民政府时期西藏地方代表参与中央政治活动的背景。

材料三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团结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利益,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团结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同时,要在确保法律和政令实施的基础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给予自治地方特殊支持,解决好自治地方特殊问题。二是要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


(3)写出我国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民族自治区的名称,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如图“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原因的理解准确的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B.“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22-08-26更新 | 463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杭州七校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史书记述说,这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但十二个政治局委员只有六个参加,五个政治局候补委员倒有四个参加。这次会议使毛泽东返回政治局的权力核心。据此判断,这次会议应该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洛川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2019-11-04更新 | 475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开展土地改革B.工农武装割据C.进行万里长征D.实施武装斗争
7 . 2014年5月24日武汉晚报报道,《风云1927》(原名《八七会议》)于2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首映礼后,23日在武汉洪山礼堂举行湖北首映礼,并正式在全国公映。该电影展现了
①国民党右派对国民革命的背叛
②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
③国共两党由合作到对峙的剧烈变化
④革命重心从南方到北方的艰难历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8-09-2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阴影部分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毛泽东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反攻
D.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