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51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并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方针或战略,以下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②科教兴国
③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②③④
今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2 . 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B.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C.国际间的货币结算日益频繁D.欧洲从美洲获取大量黄金
今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3 .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其中包括(     
A.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B.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C.在城市的郊区建造购物中心D.社区功能发生转变
今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4 . 2022年金砖五国GDP 总量占全球GDP总量的25.55%,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为14.06%,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总量为14.15%。2024年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国家的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26.4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1.93%。这有助于(     
A.发展中国家发挥主导作用B.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C.区域集团合作程度的加深D.瓦解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了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考试分为普通考试、高等考试、特种考试。高等考试,分为三试,第一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史地、国民党党义;第二试为专业科目;第三试为面试和成绩审查。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19316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惩戒法》和《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组织法》,但是得不到执行。“多年来官僚主义已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考试法》等法律文件确立的选官制度名称及其渊源,并简要评价该制度。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6 . 民族与世界,个体与整体,在对立与统一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期间蒸汽动力制造产业的出现,将对外贸易导向一个新视野。随着曼彻斯特及其他地方工厂出现的整体性纺织品生产过剩现象,其任务变成积极地寻找这些大量制造商品的新消费者,而将焦点摆在他们想象中庞大的“中国市场”。这个新的贸易目标在亚当·斯密所著之《国富论》中的经济自由主义信念,找到其最为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正当性。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让欧洲列强有余力从事海外扩张,而炼钢及其它以蒸汽为动力的工业技术促成了军事的现代化。由于《南京条约》及其后续条约的影响,导致清朝在双手被反绑于背后的情况下,进入了西方扩张及激烈国际竞争的新时代。

——整理自《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材料二: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方式向欧洲各地输出革命,废除了统治西欧长达800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使成打的封建王冠落地,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他提出:国家基本主权与义务的概念,强调国家主权包括领土主权、民族自决权、对境内外国公民的管辖权等,极大地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这为维也纳会议以国际公法方式确定划分国界的原则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吴木生《1815 年维也纳会议新论》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发起了去西方化的运动,目的是根除旧殖民帝国的影响并消灭它们的权力象征。尽管如此,后殖民时代的民族认同并非总能强大到能根除殖民地的影响或取缔欧洲人的习俗。圣雄甘地呼吁印度人恢复当地习俗,拒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东西,找到印度人的灵观。尼赫鲁则倾向于工业化和世俗化,跟上现代化的趋势,在印度实现西方世界那样的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胡里奥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侵华的相关因素。结合所学,从新的商业经营方式角度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中国对“西方扩张及激烈国际竞争”的回应。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战争的政治影响。结合所学指出维也纳体系的基本特征以及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重构的基本内涵。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形成的文化特色。结合所学,谈谈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7 .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雍正以前,只有康熙《天台县志》里有种植玉米的记载:“玉芦,俗呼广东粟”。嘉庆年间,“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包芦(即玉米)……棚厂满山相望”。“道光十三年,各处山场只开十之二三,至道光三十年时已十开六七”。从嘉庆至光绪年间,在于潜、昌化、分水、宣平等地的方志中,均有江苏、安徽、福建诸省农民“入境租山”种植的记载。玉米“但得薄土, 即可播种”,“足以济荒,而人富兼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第二条,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

第四条,从现在起到 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

第五条,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1116)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玉米在浙江传播的特点。结合所学,从饮食生活的角度,分析其传播所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的关于粮食问题的基本方针。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8 . 从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约100倍。以下属于20世纪90年代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相关因素有(     
①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                  ②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解体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④互联网推动电子商务规模扩大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9 . 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也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以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二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B.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
C.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新的趋势
D.20世纪90年代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吸引许多亚非移民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但此后的道路仍充满挑战,这主要由于(     
①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
②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③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
④这些国家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