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50 道试题
1 . 据《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该赋役制度(     
A.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制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C.体现了赋役征银的突出特征D.废除了存在约2000年的人头税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浙海关旧址老照片。浙海关创设于清康熙二十四年,旧址坐落于浙江宁波甬江老外滩,现存旧址为当时的海关验货房。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见证了近代宁波开埠的历史B.浙海关大权长期被赫德把持
C.该建筑具有典型的中式风格D.由“十三行”代理外贸事务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某文件规定,“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一规定旨在(     
A.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团结工农进行土地改革
C.推进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D.加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今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08年,盛宣怀决定将经营状况不佳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建为汉冶萍公司……通过委派学生出洋、和高等学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等方式培养技术人才。1914年,汉冶萍公司参展世界博览会,“其所产铁矿石、煤、钢铁制品获得最优等奖,火砖获银牌奖”。据此可知,汉冶萍公司(     
A.是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B.已初步实现了技术自主
C.垄断了中国钢铁煤炭生产销售D.培养了首批近代中国技术人才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5年,英国财政部首先设立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做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真正的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律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朝野于急迫救亡中质疑科举“无用”,认为西学“有用”,并将西方分科之学奉为圭臬。清末新政官制改革中,各部院与直省纷纷选调学堂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均以事功及专门知识、技术为选官用人主要标准,摒弃了隋唐以来选材用人重视人品道德,及对圣贤义理阐释践行的传统。这一矫枉过正的偏颇之举,以浮躁和急功近利为特征,对百年来学风、官风与世风均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摘编自关晓红《晚清选官任用之标准及新趋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这一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清末新政官制改革”的具体表现,并简析这一改革所“产生的难以估量的影响”。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要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

(二)过失相规: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

(三)礼俗相交: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

(四)患难相恤:凡有当救恤者,其家告于约正……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则不必借。

——摘自(宋)吕大钧《吕氏乡约》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乡约的主要特点,并概述宋朝以后乡约这一社会教化工具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乾隆时期“保甲之法”较之以前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从国家基层治理的视角分析其变化原因。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如表,下列项中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全国水稻良种推广概况表(1941-1946年)
年份推广面积
(市亩)
栽培总面积
(市亩)
推广面积占总面积%增产量
(市担)
194123209171909160001.221141715
194237046032064620001.791866617
194354969111765060003.112755147
1944*32701881023880003.191646234
194550476811973950002.562101032
194680545502603100003.093729824
合计或平均278948502.4913240569
A.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取得了新突破
B.1944年数据下降可能受战事影响
C.我国开始建立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D.良种推广得益于农业自动化技术的提高
今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序号史实结论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察举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今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下列项中,属于该思想家的主张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基层治理方面更强调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1991年,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做法有利于(     
①减轻政府公共财政负担   ②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③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机制   ④社区组织逐渐形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