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72 道试题
1 .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这一时期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下列不属于希腊化时代具体表现的是(     
A.希腊文化中心逐渐向东移B.各地区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文学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D.本土文化被希腊文化取代
昨日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2 . 康熙五十年(1711)全国共计人口7780余万,雍正八年(1730)增至8051万余口,至乾隆六十年(1795)则骤增至近3亿口,道光十五年(1835)更突破4亿大关。此现象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土地供给出现不足   ②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③出洋谋生成为出路   ④外来高产物种传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昨日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3 . 鲁道夫·迈德纳曾言:“我不认为瑞典模式已经完全过时,即使福利国家制度已经被部分地破坏,但它仍是有活力的。中产阶级随时准备交更多的税以改善整个国家的生活条件。”他意在说明“福利国家”(     
A.国家制度已经被部分地破坏B.有利于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
C.是一种即将过时的发展模式D.可以改善整个国家经济状况
昨日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也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的最早者,创造了世界已知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下列成就属于苏美尔文明的是(     
①最早驯化马匹并使用战车作战       ②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
③发明20进制用来计算粮食产量   ④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新中国有《七律二首》,“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关于此二首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已经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B.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使全民病有所医
C.毛泽东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D.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
昨日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6 . “这一重大战役不仅拯救了巴黎,也打破了德国的施里芬计划,对于协约国集团的最终获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一重大战役”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苏台德地区                 ②促使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③战役期间德军处于两线作战   ④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7 . 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下列关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国家独立后始终保持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B.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具有东亚文化特征的新文化
C.新兴民族国家通过制订经济计划快速实现工业化
D.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7日内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建国初的一个特殊时期,陈云曾专门交代;东北必须每天发一个列车的粮食到北京;北京市在天坛打席国存粮,必须每天增加存粮席囤,要给粮贩子看到,国家手上真有粮食,粮价不能涨,使奸商无隙可乘。后来,上海工商界的人士评论:“六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此次(米棉之战)则仅用经济力量就能稳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不到的。”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人民政府由此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B.政府借助市场规律使暴涨的物价迅速下跌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卓有成效
2024-06-1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9 . “以诗文证史”是中国传统的文史观。先秦诸子“引诗”已成风气,《荀子》引诗最多,《孟子》次之。到汉代,毛公解《诗》每篇必言后妃之德和《春秋》史实。南朝刘宋的裴松之,引《搜神记》等笔记小说注《三国志》。到宋代,司马光将“遍阅旧史”与“旁采小说”相对应。晚明的钱谦益用“诗史互证”方法完成了20卷的《杜工部诗笺注》。清代学者浦起龙论杜诗时说:“史家只载得一时事迹,诗家只显出一时气运。诗之妙,正在史笔不到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诗含有史书无法具备的历史信息,故应以诗文观点为准
B.诗文与史学著作互有长短,结合运用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C.要高度重视诗文的史料价值,必须尽可能多地参考诗文
D.中国“诗文证史”由来已久,能够看清史事的内在本质
10 . 某同学在针对某一主题整理相关人物时,选取了贞德、英国国王亨利八世、马丁路德和拿破仑这几位人物,该同学整理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A.专制王权的强化B.民族意识的觉醒C.宗教改革的开展D.民族国家的形成
2024-06-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